
中医认为,脚后跟疼痛多为肝肾阴虚、肌肉失养,感受风寒湿邪引起的肌肉慢性劳损,肌肉不通,血气阻滞,疼痛。治疗应以养肝肾、活血、散寒止痛、温通经络为法。
《本草正》记载:艾叶可通十二经,特别是肝脾肾的药,温暖,冷,除湿,行血气,气滞。灸产生的热力和药力通过针孔传入机体,可以发挥温通经络血气、补充虚助阳、散寒通滞止痛的作用,临床多采用灸法治疗脚后跟痛,包括姜灸、麦粒灸、针灸等。
艾灸疗法易操作,舒适无痛,效果快,疗效好,经济实惠,可在家自己做。点燃一根艾条,对准疼痛部位,像麻雀啄食一样,一起落地灸,给予强烈的温热刺激,也可以均匀地上下或左右移动,反复旋转灸。一次灸15分钟左右,局部皮肤红晕。灸的过程应均匀,不得乱灸、暴灸。对于反应迟钝、局部感觉减退或消失的人,要注意观察皮肤的颜色和温度,不要灸得太多,不要烫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