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瘘是一种肛门慢性感染疾病,患者会出现肛门脓肿脓肿、发炎、化脓等症状,同时还会有便血的症状,所以当病人出现肛门脓肿脓肿时,需要进行手术切开引流,然后注意肛门的卫生,在瘘管处接入一个瘘管,直接排出化脓的物质,而且肛瘘没有及时进行治疗,是会导致病情加重的,大家要引起重视。
肛瘘是肛肠慢性感染性疾病,通常会继发于肛周脓肿。肛周脓肿表现为不同阶段的肛周脓肿,急性期称为肛周脓肿,当出现局限的脓腔感染或切开引流后会形成瘘管,这时就会形成慢性疾病即肛瘘。肛瘘原发内口位于肛门内、齿状线上肛窦、肛瘘旁皮肤有瘘口,在这两者之间形成一个管道称为瘘管。肛瘘包括原发性内口、继发性外口和瘘管。肛瘘可分为多个瘘口,1个内口,甚至2个内口均可发生,多个瘘管。感染的时间、范围、深度、大小,如早期患者,多半是一个瘘管,1个瘘口,1个内口,病人一旦不去处理、不注意,没有找专科医生就诊,就有可能因感染变成慢性窦道,导致它向周围不同的间隙蔓延,进而形成多个瘘口。因此,这些瘘口之间需要通过探查、检查,通过影像学检查,发现这些瘘管走行、穿行、如何通向肛门,一旦确定为肛瘘,很难自行愈合,需要通过外科手术进行干预。
肛瘘护理常识
肛瘘手术后早期每天都要换药,可以说肛瘘手术后换药的重要性不亚于甚至比肛瘘手术更重要。由于肛瘘手术后的伤口通常是开放的,通过术后换药,可达到以下作用:
1、清除术中分泌物和粪便,保持创面清洁,防止污染而引起感染;
2、药物纱条在换药时置入伤口,不仅能通畅引流,还能起到保护创面的作用;
3、促进伤口生长的药物,比如贝复济等;
4、有助于发现和处理不良肉芽组织,促进伤口愈合;
5、填充纱条,确保伤口从基底开始愈合,避免桥形愈合。
肛瘘病不仅不能自愈,即使手术后复发率也很高,因此,对于肛瘘病,大家生病后要做好术后护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