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走路和跑步时是用膝关节去引导整个脚步共同运动,而脚踝在其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在运动之前,运动教练都会要求大家先进行一个腿部拉伸,可以很好的避免运动损伤,但是仍然有不少人在进行运动时出现了脚踝扭伤的现象,随之会导致脚踝周围发肿,而一些疾病也会导致脚踝肿大,千万不可掉以轻心。

脚跟旁一般指的是踝部,这里水肿一般跟心肾有关系。就心源性来说多见右心衰竭,一般是静脉淤血而毛细血管压增高导致,水肿多出现在夜间,休息后可消退,一般无面部水肿。肾性水肿多数是慢性肾炎导致,水肿特点是多有颜面水肿,可轻可重,可以查尿常规,如果尿蛋白偏高,可以考虑慢性肾炎。慢性肾炎治疗不及时会导致肾功能损害,另外长期站立也会引起足部水肿,症状一般不太明显,休息后会消失。
脚踝浮肿具体原因
1、体位因素:长时间地行走或站立、坐姿不当,双腿下垂时间过长,长期坐着可导致下肢的血循环不好,故减少了肌肉运动对静脉血回流的协助作用都会引起浮肿。鞋不合脚也会浮肿,在休息后,浮肿就会消退。
2、体质因素:劳累与长期站立后浮肿加重,卧床休息后减轻,直立时血中肾素活性增高,引起醛固酮增多,所以在身体的下垂部位如双脚踝部等,可出现浮肿,重时其他部位也可出现浮肿,夜间经休息后,水肿可吸收消失。
3、局部慢性损伤:过去有脚踝扭伤史,使软组织有瘢痕等形成,对血管造成压迫,加重局部肿胀。必要时可做心电图、尿常规、甲状腺功能等检查。
4、下肢静脉曲张:心血管系统以及肾病引起的浮肿,往往都是从脚踝部开始的。皮肤和皮下淋巴管障碍引起的慢性病,称之为皮肤淋巴管病。病灶部位的淋巴管失去了运送能力,引起淋巴的郁滞,这导致了组织中的蛋白和水代谢,均发生了严重的障碍。皮肤淋巴管病,最终会变成所谓的橡皮病。这里的下肢主要指足部的经常性浮肿和严重变形。
5、碰伤和脱位:此外,体力负担过重、二至三级平足、淋巴管异常、长时间地行走或站立、坐姿不当都会引起浮肿:如坐在高椅上,脚不着地;跷二郎腿;坐在过低的椅子上;鞋不合脚也会浮肿。
6、气候因素:天热时,人体的周围血管大多处于扩张状态,使毛细血管充血,所以使皮肤、皮下及软组织均呈现轻度的肿胀,即热胀冷缩的道理。
出现脚踝浮肿如何缓解
1.饮食调理:怀孕后由于身体调节盐分、水分的机能下降,因此,孕妇在日常生活中要控制好盐的摄入量,一般每日盐的摄入量不超过6克为宜,而对于一些含盐量较高的腌制品,准妈妈应该尽量少吃或不吃。另外,水肿与营养不良也有一定的关系,营养性低蛋白血症、贫血等也是准妈妈水肿的一个常见的原因,因此,在孕期也要注意摄入优质蛋白及含铁丰富的食物;
2.多点休息:到了孕晚期,不断增大的子宫压迫了静脉血管,使回流心脏的静脉血液受到不同程度的阻碍,从而导致了水肿的症状,特别是长久站立或长时间坐着不动,这种下肢的水肿会更加严重,因此,孕妇要注意站立时间长了后要适当坐下来休息下,坐的时间长了,也要换换姿势,活动一下双腿。
3.正确的卧躺姿势:睡眠时采用左侧卧位,可以避免压迫到下肢静脉,并减少血液回流的阻力,平躺的时候把腿抬高,可以加速血液回流,让血液更容易回到心脏,减轻静脉内压的作用,能够有效地缓解孕期脚肿,同时还可以预防下肢静脉曲张等疾病。
4.适当的散步:散步是一项非常适合准妈妈的运动方式,准妈妈在散步的时候,小腿肌肉的收缩能够帮助静脉血顺利返回心脏,因此,散步也是缓解孕期脚肿的一个有效的方法。
5.给小腿做做按摩:吃完饭后坐着看电视或聊天时,准爸爸可以帮准妈妈捏捏小腿和脚,不仅可以预防和消除水肿,同时也能增加双方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