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给女婴洗澡的方法
新生儿出生5天左右,一些女婴的家长发现宝宝的阴道会排出少量红色和白色的分泌物,这就是假月经。给“假月经”女婴洗澡,不要用盆浴,要淋浴或用流动水清洗外阴。血性分泌物较多时,要及时看医生,排除凝血功能障碍或出血性疾病的可能性。洗澡时要注意清洗会阴部,但不必拨开阴唇清洗里面。有些父母有时会过于仔细,但一般情况下没有必要清洗阴唇内部。清洗女婴尿道口和臀部时一定要用流动水,从上向下冲洗,这是预防尿道和阴道炎的关键。给女婴擦肛门时,一定要从前向后擦,千万不能从后向前擦,否则容易使肛门口的大肠杆菌污染尿道和阴道口而引起发炎。用干净的纯棉毛巾擦干,并晾干。同男宝宝一样,过度刺激孩子的生殖器会导致性早熟。清洗阴部时忌用含药物成分的液体和皂类,以免引起外伤、刺激和过敏反应。
三、女婴常见的生理现象
女婴阴道出血女婴出生一周左右,阴道可能流出少量血样黏液,可持续两周。此谓新生儿假月经,是正常生理现象,由于出血量很少,因此对于这种阴道出现现象无需做任何处理,不需找医生治疗,一般经过2到4天后即可自行消失。如果阴道出血量较多、持续时间较长,应考虑是否为新生儿出血性疾病,须及时请医生诊治。女婴白带新生儿女婴阴道口内有乳白色分泌物渗出,如同成年女性的白带。新生儿女婴白带一般不需要处理,只要揩去分泌物就可以了。这种白带持续几天后,会自行消失。如果长时间不消失,或白带性质有改变,应及时看医生,排除阴道炎的可能。女婴阴唇粘连女婴小阴唇之间、大阴唇之间、大阴唇与小阴唇之间,发生粘连。小阴唇粘连则形成假性阴道闭锁。造成阴唇粘连的原因是,女婴外阴和阴道上皮薄,阴道的酸碱度较低,抗感染能力差,如果不注意局部卫生,会发生外阴炎。如果外阴炎并发溃疡,小阴唇表皮脱落,加上女婴外阴皮下脂肪丰富,使阴唇处于闭合状态,形成假性阴道闭锁。女婴乳头凹陷女婴乳头凹陷是常见现象。据调查,现在新生女婴中,有45%乳头凹陷。但到成人女性,乳头凹陷的只有7%,而且大部分还可经过吸吮和牵拉改变凹陷。民间习惯上给刚出生的女婴挤乳头,以防乳头凹陷,这是没有科学道理的。挤压新生儿乳房,不但不会改变乳头凹陷,还会损伤乳腺管,引起乳腺炎,严重者引发败血症,危及婴儿生命。
四、如何护理女婴外阴
有的家长可能会发现,刚出生几天的女婴,阴道会排出透明或白色的物质,大人不免非常惊讶,刚出生几天,怎么会有阴道黏液呢?其实,家长不必担心,这是在婴儿发育期间妈妈体内的雌激素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所产生的。在出生后几个星期,婴儿体内留存的妈妈的激素可刺激婴儿阴道产生一定的分泌物。除了黏性分泌物,女婴阴道还可能排出血性分泌物,同样也是正常现象。随着婴儿体内妈妈的雌激素逐渐消退,分泌物会逐渐减少,并最终消失。那么应该如何清理女婴的外阴呢?家长在平时给孩子更换尿布期间,适当清理外阴即可,可用温水从上至下冲洗局部,将表面的附着物和细菌冲掉就可以了。女婴阴道的这些分泌物中的某些物质具有杀菌抑菌的作用,不仅对孩子无害,而且还会保护局部黏膜免受来自大便中细菌的侵扰。如果彻底清除这些分泌物,不仅会增加局部感染的机会,还可能在清理过程中造成局部黏膜损伤引起小阴唇粘连现象。在3个月一6岁的女童中,大约1/3-1/4会存在阴唇粘连,绝大多数粘连范围较小,不会引起家长和医生的注意。粘连通常由炎症或刺激引起,过度清洁外阴,可造成局部刺激过度,导致炎症出现。随着生长,大多数阴唇粘连可自行消除。只有出现排尿费力或尿路感染时,才需使用含雌激素的药膏治疗。如果发现小阴唇已粘连,除不要继续“认真”清洗局部(只用清水自上而下冲洗),还需注意排尿时孩子是否有哭闹(阴唇粘连造成排尿口狭窄),排尿后是否还有尿液继续滴出(阴唇粘连造成局部形成小兜,存留尿液),是否出现了泌尿道感染等。若无上述情况,不需立即手术分离,7一8岁时可自行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