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沪上阿姨在香港上市,共计融资2.7亿港元。截至当日收盘,股价为158.4港元,市值166亿港元。沪上阿姨这个奶茶品牌有意思的点是,它成立于上海,总部后来也设在了上海,但却是在山东把名气做起来的,它的9176家门店里,有1200多家都在山东,是全国门店最多的一个省份,而上海只有109家门店。

一位消费投资人猜测,“沪上”的名称光环,再去二三线城市开店会有很强的吸引力,是有一种从高往低打的感觉。沪上阿姨跟其他从上海跑出来的高端消费品不一样,“接地气,主打性价比。”
沪上阿姨背后是一对夫妻创业的故事。单卫钧是江苏人,妻子周蓉蓉是山东烟台人,俩人创业前都曾在山东的安利(中国)公司工作,最后的职位是高级销售经理。2013年,单卫钧夫妇在上海成立了沪上阿姨,开始卖奶茶。
根据招股书,沪上阿姨50%以上的门店在三线及以下城市。按门店数和定位计算,其在中国北方中价(9-20元)现制茶饮店品牌中排名第一,也是覆盖最多城市的中价现制茶饮店品牌。去年,沪上阿姨一年卖了6亿杯茶饮,营收近33亿,净利润为3.29亿元。
上市前,沪上阿姨引入盈峰控股、华宝股份两个基石投资者,公司80.64%股份在单卫钧、周蓉蓉夫妇手中。沪上阿姨背后的投资方有嘉御资本、熠美投资、金镒资本、金鼎资本。其中,嘉御资本连投三轮。
今年茶饮资本市场很火热,沪上阿姨是在港股上市的第三家大陆茶饮品牌,借助此前蜜雪冰城带起来的港股打新热,沪上阿姨车次也吸引了不少资金参与,其认购热情甚至高于古茗。
山东发家,去上海卖奶茶
根据单卫钧的分享,山东是他们夫妇原始资本积累的地方,后来这个地方又成为沪上阿姨破千店的起点。
单卫钧原本是江苏人,中专毕业后被分配到一家大型国企工作,半年后跳槽去了安利(中国),从基层业务员一路做到高级销售经理。周蓉蓉是烟台人,后来也进入安利,两人是因工作结缘。
这个阶段是在2010年之前。2011年,单卫钧夫妇卖掉山东的房子和车,全家搬到了上海生活。据单卫钧说,周蓉蓉一直有创业的想法,不过和奶茶结缘是一个偶然事件。
单卫钧和周蓉蓉在上海路过一个弄堂,里面有一个阿姨开的奶茶店,既卖珍珠奶茶也卖八宝粥,也创新的把八宝粥和奶茶混合一下,生意很火,当时排队的人堵满那条狭窄的弄堂。出于好奇,单卫钧夫妇各买了一杯,评价是“好喝,包装还能再升级一下。”
这是俩人发现的第一个商机。他们最早的想法是,开一家像赛百味、绝味鸭脖这种商业模式的店,虽然是小店,但复制效率高,可以开到几千家甚至几万家店。
这之后,单卫钧去了一趟台湾,在这个地方看到了很多奶茶店,统计后的数据出乎单卫钧意料,当时台湾只有2300万人口,却有近两万家奶茶店。如果按照人口比例推算,大陆应该会有百万家奶茶店。
当时大陆体量大、品牌影响力强的奶茶品牌是CoCo都可和快乐柠檬,蜜雪冰城还不到1000家店,市场上的品类基本都是果饮和台式奶茶。2013年,单卫钧夫妇从外企辞职,用三个月时间筹备齐基本的物资,沪上阿姨成立。
在原有职业生涯中,单卫钧负责的区域每年也能有2个亿的市场规模,但这毕竟是在别人的规则里奋斗,单卫钧夫妇想创造一个自己的规则。他们前后都有退路,“奋斗多年,手上积蓄丰厚,即使创业失败,依然会有猎头找到我们,也会找到薪酬很好的工作。”
复制他们喝过的八宝粥奶茶的经验,单卫钧夫妇早期把品牌定位为谷物+茶饮,尽力去保持“沪式茶饮”的独特风味,他们还把那个在弄堂里卖了20年饮品的老阿姨聘请为初期产品经理,用蒸煮五谷的方式现做奶茶。
一口锅,一把五谷米,团队研发出了“血糯米奶茶”这个品类,产品定价在7-16元,这是沪上阿姨迄今为止的大单品。沪上阿姨第一家店在上海人民广场开业,一家25平米的小店,一天就卖出1000多杯奶茶,第一个月营业额突破30万。
上海是一个高消费的城市,更多新的消费品在这里诞生,但也意味着它的成本会很高。2014年,在上海开了三家直营店后,沪上阿姨开放加盟,开始往下沉市场走,这里聚集了中国最为庞大的消费群体,但与之相对的是缺少高性价比、高价值感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