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类老人喜欢购买保健品:
一、有钱的。
用领导开会给我们洗脑的话来说,那些老人活到这岁数那个不想有个好身体?别说咱赚他钱,就算咱不卖他也有别人会卖,与其让他上当受骗,不如花钱买咱东西,至少是货真价实的真药。(非本人观点,不然也不会辞职,收入相当可观!)那些老人一月退休工资好几千留着干什么?他们比你们有钱,别觉得卖给他药就是骗人,我们是为他们好。其实这种观念大大是错误的。
在会议上会有专门的讲师来给老人洗脑灌输各种理念,例如对疾病的恐吓,对子女关系的挑拨,对金钱概念的淡化(怎么淡化?拿金钱跟健康对比啊!)。
二、有病的。
这类人一般就是病急乱投医,加上讲师把药夸成肉生白骨的灵丹,免不得当成最后的生机。
这类人一般都有销售负责人单独家访洗脑,加上讲师的恐吓,是保健品的主要销售对象(有病的、有钱的、单住的、有经济独立支配权、夫妻参会等)。
三、保健意识高的。
这里的保健意识不是指真正的医学知识,而是四处开会或街坊邻居扫听来的一些东西,比如食物相克、相宜,各种偏方密传,高端一点的知道疾病是由那些不良生活形成的。


可能有知友会提出疑问,凭你们给老人讲两句保健人家就买了?那要看具体卖什么东西了,几十块钱的一般相当容易,廉价的蜂胶、松花粉、鱼油都很便宜,一般电影院主打这些,购买率高,基本上讲完课就开卖。》》》》》推荐阅读:怎样规劝老人不购买保健品?
高端保健品就麻烦了,布局也相对缜密,层层下来筛选,每个老人都是单对单服务。例如选定重点顾客后,我们会根据老人的自身情况去修改第二天的讲课内容,为了降低防范意识高端会销一场活动要一个星期,头几天根本不提药,只是单纯的讲病理药理,每天销售人员都会约定时间去家里了解情况,收集资料。
然后在统一拉出去旅游体检,听课买药。
其实很多人面临的情况可以试试这样,现在cctv对保健品刚刷了一遍,可以多看看这些资料最好让老人一块看,或直接找上销售人员,脾气横点他不敢把事情闹大。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自己给老人买,这样可以避免受骗,虽然保健品没有明确的治疗效果,可是假货可是实实在在的伤身,闲下来的时候多陪陪他们,他们不觉得孤单无聊也就不会去听课了,如果老人身体不好就多了解些疾病知识,别让那些“专家”给疾病下的定义迷惑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