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云康 资讯频道
奇闻趣事 (端午节十大传统习俗)端午节有哪些民俗活动 关于端午节的风俗是什么

来源:summerace
2024-02-26 109 阅读
导读:(端午节十大传统习俗)端午节有哪些民俗活动,关于端午节的风俗是什么?端午节十大习俗名单如下:挂艾叶菖蒲、赛龙舟、端午食粽、佩香囊、采药、栓五色丝线、画额、浸龙舟水、沐兰汤、斗草。

(端午节十大传统习俗)端午节有哪些民俗活动,关于端午节的风俗是什么?端午节十大习俗名单如下:挂艾叶菖蒲、赛龙舟、端午食粽、佩香囊、采药、栓五色丝线、画额、浸龙舟水、沐兰汤、斗草。
nature_amazing_hd_landscapes_wallpapers_20030_18
端午节十大习俗
 
1挂艾叶菖蒲
 
挂艾叶菖蒲是中国民间节日习俗。在端午节布置种种可驱邪祛病的花草来源亦久,人们把插艾草和菖蒲作为端午节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不仅有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作用,还有驱魔怯鬼之神效。
 
2赛龙舟
 
赛龙舟是中国端午节的习俗之一,也是端午节最重要的节日民俗活动之一,在中国南方地区普遍存在,在北方靠近河湖的城市也有赛龙舟习俗,而大部分是划旱龙舟舞龙船的形式。关于赛龙舟的起源,有多种说法,有祭曹娥,祭屈原,祭水神或龙神等祭祀活动,其起源可追溯至战国时代。赛龙舟先后传入邻国日本、越南及英国等,是2010年广州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2011年5月23日,赛龙舟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申报地区:湖南省,广东省,贵州省
 
3端午食粽
 
端午食粽是节日习俗之一。粽子由来久远,最初是用来是祭祀祖先神灵的贡品,如今已成为传统文化习俗的一部分。由于各地饮食习惯的不同,粽形成了南北风味;从口味上分,粽子有咸粽和甜粽两大类。端午食粽之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已成了中华民族影响最大、覆盖面最广的民间饮食习俗之一,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4佩香囊
 
香囊又叫香袋、香包、荷包,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清香四溢。而佩香囊正是端午节传统习俗之一。香囊内通常填充一些具有芳香开窍的中草药,有清香、驱虫、避瘟、防病的功能。
 
5采药
 
采药即采集药草,是最古老的端午节习俗之一。民间认为端午日午时阳气旺盛,是草木一年中药性最强的一天,端午遍地皆药。中国各地民间至今仍普遍保留着端午所采之药最为灵验的信仰。端午期间,我国不少地方还有采草药煮草药水沐浴的习俗。
 
6栓五色丝线
 
五色丝线又名五彩线、五彩长命缕、五色线。系五色丝线是汉族的节日习俗,一般在端午节佩戴五色丝线以辟邪。端午时,用红绿黄白黑色粗丝线搓成五色丝线饰物,系在小孩子的手臂或颈项上,自五月五日系起,一直至七夕“七娘妈”生日,才解下来连同金楮焚烧。还有一说,在端午节后的第一个雨天,把五彩线剪下来扔在雨中,会带来一年的好运。
 
7画额
 
画额是端午节时以雄黄涂抹小儿额头的习俗,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字,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猛虎以镇邪,寄予着人们驱除邪魅的愿望。
 
8浸龙舟水
 
端午节浸龙舟水是中国岭南的传统节庆习俗。人们将端午前后的降强水称之为龙舟水、端阳水、发龙水、龙降水等,通常发生在小满至夏至期间。在我国传统文化中,雨与龙是联系在一起的,龙不仅是祥瑞之物、更是和风化雨的主宰,龙飞天上,行云布雨。自古人们就认为龙舟水是“大吉水”,按照传统说法浸完龙舟水后寓意吉祥如意、事事顺心。
 
9沐兰汤
 
沐兰汤即端午日洗的草药水,是一种端午习俗,据说可治皮肤病、去邪气。关于洗草药水习俗的现存文字记载最早见于西汉末的《大戴礼记》中,但文中的兰不是兰花,而是菊科的佩兰或草药,有香气,可煎水沐浴。此俗至今尚存,且广泛流行。
 
10斗草
 
斗草又称斗百草,属于一种端午民俗。斗草是一种由采草药衍生而成的民间游戏,於端午日外出,找些奇花异草互相比赛,以新奇或品种多者为胜。其起源无考,普遍认为与中医药学的产生有关,而最早文献记载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

显示全部内容...

优秀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