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一个假设的情景,而是真实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近年来,我国医患关系一直处于紧张状态,医闹、暴力伤医、恶意投诉等事件屡见不鲜。这些事件不仅影响了医疗秩序和社会稳定,也伤害了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和职业尊严。
这种现象背后有哪些原因呢?如何改善医患关系呢?近日,北京大学中国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权威医改专家李玲教授接受了中新经纬宅男财经专访。李玲教授是国内最早提出政府主导公共卫生医疗的学者之一,对此次医药反腐风暴,她直言:“要真正让医务人员有阳光体面的收入”。
李玲教授指出,我国医患关系紧张的根本原因是体制机制的问题。由于“以药养医”的制度已经存在很多年了,导致了医院和医生之间的利益驱动和利益冲突。医院为了创收,不得不提高药品、耗材、检查等项目的价格和数量;医生为了拿到更多的工资奖金,不得不接受药企、器械商等方面的回扣或者开具虚假或者过度的处方。这些行为不仅损害了患者的利益和信任,也损害了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形象。
李玲教授认为,要改善医患关系,就要从源头上解决问题。首先,要加大对公立医院的投入和监管,让公立医院真正成为公益性质的机构,而不是以盈利为目标的企业。其次,要建立合理的医疗服务价格体系和支付方式,让药品、耗材、检查等项目能够按照成本加合理利润来定价,并且通过医保或者其他方式来支付。再次,要建立科学的人事管理和绩效考核制度,让医务人员能够按照工作量、质量、效率、满意度等指标来评价和奖惩,而不是按照创收或者回扣来分配。最后,要建立有效的医疗纠纷处理机制,让医患双方能够通过法律、仲裁、调解等方式来解决问题,而不是通过暴力、闹事、诽谤等方式来维权。
李玲教授表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医务人员有阳光体面的收入,让他们能够专心致志地为患者服务,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赢得患者的尊重和信任,缓解医患关系的紧张,实现医患双方的和谐与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