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理科学专业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双一流学科
地理科学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特色专业。其所属的地理科学学院是我国最早具有地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授予权的单位之一,是我国首批博士后流动站建站单位之一,也是我国最早2个具有自然地理学重点学科的单位之一,同时地理学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2000年,自然地理学成为上海市10个“重中之重资助学科”之一;2012年,地理学成为上海高校19个一流学科(A类)建设的学科之一;2015年,地理学成为上海市11个“高峰高原”(高峰II类)学科之一;2016年,地球科学(Geoscience)进入全球ESI排名前1%行列;2017年,地理学进入双一流学科建设,第四次学科评估获得唯一A。
心理学专业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重点学科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科创建于1951年,之后在1979年建成心理学系,2008年建成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学院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单位,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设有博士后流动站。拥有国家重点学科、国家理科基地、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基础科学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上海市一流学科,是上海市脑功能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心理健康与危机干预重点实验室、上海市人文社科(心理学)基地依托单位。拥有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2门各类国家级精品课程。
统计学专业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特色专业、双一流学科
统计学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是华东师范大学最好专业之一。其所属的统计学院,2011年,获批统计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12年,获批设立统计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3年,“应用统计与理论研究创新引智基地”入选教育部和国家外国专家局“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全国首个统计学的“111计划”引智平台)。2014年,“统计应用与理论研究”进入上海高校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2017年-2019年,在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位于世界统计学排名76-100区间。2017年,入选教育部“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2018年,统计学被纳入上海高校高峰高原学科建设(II类高峰)。
软件工程专业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十一五”211重点建设学科
软件工程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特色专业,也是华东师范大学最强十大专业之一,是国家“十一五”211重点建设学科以及华东师范大学高可信计算“985工程”科技创新平台的依托学科。据编辑了解,2012年获批软件工程博士后流动站,从而拥有了硕士、博士、博士后完整的学科体系。软件工程学科作为学校“双一流”重点建设学科,于2012年获批上海市一流学科(B类),2012年第三轮教育部学科评估结果中,本学科排名全国第六,上海市第一。2016年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软件工程学科位列A档(全国前5%)。在2020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本学科位列全国第二。
历史学专业
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重点学科
历史学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并于2019年入选首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历史学系是华东师范大学于1951年建校时首批设置的系科之一。1981年,中国古代史和史学理论与史学史两个二级学科成为改革开放后我国首批博士点。1998年,设立历史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2000年获得历史学科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世界史学科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培育),中国近代史学科成为上海市重点学科。2011年,中国史和世界史分别获得一级博士学位授予权,并相应设立博士后流动站。在2017年教育部学科评估中,中国史学科获得B+,世界史学科获得A+。
生态学专业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重点学科
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成立于2014年,其前身环境科学系创办于1986年,是在环境科学研究所(创建于1978年)的基础上组建而成。学院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2个(生态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2个(生态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3个(生态学、环境科学、环境生态工程)。学科发展效果显著,其中生态学科是上海市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017年教育部指定建设一流学科,生态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均入选上海市高峰学科(IV类),环境科学与生态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0.3%,环境科学专业、生态学专业分别在2019年、2020年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
学前教育专业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特色专业、上海市重点学科
学前教育专业成立于1983年,2001年设立博士点;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特色专业、华东师大王牌专业;也是上海市重点学科。主要培养托幼机构教师、学前教育行政人员、教育科研机构的幼教研究人员以及相关服务机构的儿童工作者。30多年来,该学科积极吸纳国际先进教育经验,主动对接国家、地区学前教育发展战略,注重学科队伍建设,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突出成就,成为中国学前教育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镇。据小编了解,1980年10月,华东师范大学率先组建全国大学中第一所教育科学学院。
汉语言文学专业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重点学科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创建于1951年,是蜚声海内外的中国语言文学学术研究重镇和人才培养基地,是华东师范大学最早建立的系科之一。2008年,中国古代文学学科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中国古代文学和汉语言文字学两个学科被评为上海市重点学科。2017年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位列“A”类一流学科。2018年,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成为全国首家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第三级认证的打样专业。2019年,汉语言文学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入选教育部首批“强基计划”。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特色专业
汉语国际教育工作始于1965年,1980年后开始恢复招收留学生,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批接受外国学生的高等院校。1984年,华东师大成为最早开设对外汉语本科专业的四所高校之一。2020年该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很早之前就是国家级特色专业。2021年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华东师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位居A+层次,全国排名第二。目前学院在汉语国际教育领域形成了从本科到硕士、博士研究生,从专业学位到学术型学位的完整人才培养链。学院拥有国家对外汉语教学基地、国务院侨办华文教学基地、国际汉语教师研修基地三个国家级基地,是全国高校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联席会主席单位之一。
特殊教育专业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上海市重点学科
特殊教育专业成立于1987年,1997年建立大陆地区第一个特殊教育学系,同年建立硕士点;2000年建立大陆地区首个特殊教育学博士点;2001年入选上海市重点学科;2014年获批教育部卓越特殊教育教师培养项目;2019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该专业设有特殊教育、特殊教育(心理学方向)两个专业方向。30多年来,主动对接国家发展战略、突出服务上海特教实践,统筹谋划,协调发展,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突出成就,在国内同类学科中居于引领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