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云康 资讯频道
热点推荐 女子每天用上百斤小龙虾喂猪 当事人回应不可惜

来源:温酒醉人
2023-04-27 353 阅读
导读:近日,江苏宿迁一女子每天用上百斤小龙虾喂猪引热议。当事人回应称,自己养殖的虾,日产千斤,挑上百斤来喂猪。朱女士称,小龙虾也是自己养殖的,每天产出几千斤,会挑拣上百斤来喂猪,其中有部分是死掉的不会亏。

近日,江苏宿迁一女子每天用上百斤小龙虾喂猪引热议。当事人回应称,自己养殖的虾,日产千斤,挑上百斤来喂猪。朱女士称,小龙虾也是自己养殖的,每天产出几千斤,会挑拣上百斤来喂猪,其中有部分是死掉的不会亏。
这么多疯狂繁衍的小龙虾最初究竟是从哪儿来的呢?小龙虾带来的“物种入侵”之嫌,真的可以止步于吃货的好胃口吗?捕食野外生长的小龙虾会不会对当地环境产生影响,本身又是否存在饮食安全问题呢?
 
今天就为大家作出统一解答。
 
小龙虾是近年来我国常见的淡水类甲壳动物,学名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也叫红螯虾或淡水小龙虾。和其它螯虾一样,小龙虾也有螃蟹般的螯足,但它们的螯足上有着更为突出的棘突,头胸甲上的棘突也特别明显,所以在气势上胜过很多螃蟹。追溯其老家,其实在墨西哥北部到美国的佛罗里达区域,因其肉质鲜美,被广大吃货追捧,后来被广泛引入到美洲其它地方,以及欧洲和亚洲,具有高度适应性的它们很快得以在世界各地扎根。
 
小龙虾们喜欢平缓的溪流和静水生境、沼泽、沟渠、泥沼和池塘等地方,尤其是富有植被、落叶等环境。它们白天躲在洞穴里,黄昏出来觅食,晚上就开始各种嗨皮了——这也是为什么钓龙虾运动要在晚上进行。
 
当水温在21-27℃时最适宜其生长,一旦温度低于12℃它们就不怎么长个了——这也是为什么吃龙虾活动多在夏季进行。
 
不,可,以,啊!
 
作为典型的底栖和杂食食性动物,小龙虾以昆虫、幼虫、碎屑等为食,喜食动物源性物质,同时也会取食各种水草与藻类。对于当地鱼类、甲壳类、蝌蚪和水生植物等而言,小龙虾其实并不十分受欢迎。它们对鱼苗发花和1龄鱼种培育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并危害人工繁育的幼蚌,又因其取食植物根系而直接对作物(尤其是等水生、半水生作物)和天然植被产生灾害性破坏。
 
由于克氏原螯虾食性很杂,抗病性也很强,还可能携带螯虾瘟疫真菌(Aphanomyces astaci),该真菌是IUCN全球100种最具威胁的外来入侵物种之一,曾使得欧洲的本土北欧螯虾(Astacus astacus)从常见种变成了易危种。
 
克氏原螯虾对于水质的要求并不高,在一般的水体中可以活的很好,每年至少繁殖3-4次,一次约产卵500-2000粒,3-5个月就能重达1两;在一定咸度、低氧气、极端温度和污染的水体中也能活下去。胃口好,身体倍儿棒,生长速度也很快,再加上强大的繁殖力,克氏原螯虾很快成为了全球范围知名的外来入侵种,对一些敏感生境有很大破坏作用,此外,它们还喜欢在堤坝上筑穴,引发灌溉用水的流失,对田地造成破坏。
 
总之,凡是有小龙虾的水域,其中的生物多样性都会显著降低,农业和渔业也会受到影响。所以,施主,千万不要放生啊!
 
而吃货们,现在是体现你们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保家卫国的时候了!
 
在1927年,日本人从美国夏威夷少量引进了克氏原螯虾,目的只是作为牛蛙的饲料,随后该虾很快“攻占”了日本。大约在1929年,小龙虾又经日本流入到了中国的南京。这也是“小龙虾是日本人二战时期为了消灭尸体引进中国”的谣言源头,实属无稽之谈。别的不说,拿小龙虾消灭尸体,也太费时费力了吧?
 
世界上很多国家的人都吃小龙虾。从2009年开始,全世界小龙虾养殖产量就在50万吨以上。产量最大的是美国,其次是我大吃货国——中国。中国在2003年的产量就超过了5万吨,到2005年增加到8万吨,产值超过3.03亿美元。从中国出口的小龙虾主要以熟食为主,什么虾尾、虾仁、虾酱、整只虾、辣粉虾等,主要销往欧洲、北美、日韩和东南亚等市场。
 
为什么小龙虾能受到食客们的欢迎——因为它们的肉质紧实,尾巴上寸把长的肉,在食客的眼里,其鲜美程度无可比拟。小龙虾体内蛋白质含量很高,占总体重的16%-20%左右,脂肪含量还不到0.2%,且肉质易消化,此外,虾肉富含镁、、碘、硒等多种重要微量元素。小龙虾壳富含虾青素,经过深加工后,提取的壳聚糖、虾青素等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广泛运用于生物、医药、食品、化工等工业领域。

显示全部内容...

优秀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