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云康 资讯频道
旅游频道 植发成为整形新宠 向成熟期转型

来源:金桔
2019-07-26 352 阅读
导读:保健品厂商招商了解到,当前,我国已植发人群平均年龄约34岁,男性脱发率近20%,选择艺术类植发的用户亦不在少数。

保健品厂商招商了解到,当前,我国已植发人群平均年龄约34岁,男性脱发率近20%,选择艺术类植发的用户亦不在少数。

▍植发缘何成为整形新宠

生发水、生姜擦发、黑芝麻、假发……一项统计显示,“脱发”一词成为90后热搜词榜单第一名,为了拯救日渐稀少的头发,那些“秃如其来”的年轻人尝试了许多方法,植发成为他们的最后办法。

根据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发布的关于脱发人群的调查报告显示,中国脱发人群约为2.5亿,以20岁到40岁之间为主,比上一代人脱发年龄提前了整整20年。

随着脱发人群的增多,植发行业也日渐火爆。现在,不管是公交站牌还是地铁车厢,常常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植发广告,植发也已经从高端消费走向普通消费,成为整形新宠。

▍向成熟期转型

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统计,平均6个中国人中就有1个脱发症状,脱发人群的数量正在不断增加,以每年至少15%的速度递增。其中,我国男性脱发人数约1.3亿,男性脱发率近20%。由此可见,脱发已经成为我国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这也带动了植发产业的快速增长。当前,我国已植发人群平均年龄约34岁,其中女性占41%,为追求完美形象选择艺术类植发用户不在少数。

医药保健品招商了解,早在1997年,我国已经引入了植发技术,但当时相关企业少、规模小,产业链局限在上游医疗器械和耗材的提供,加之人们对于植发技术的不了解,当时的植发企业多处于灰色地带。随后,我国的植发行业进入稳步发展期,2017年植发行业迎来发展拐点。

《2018年中国植发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15年到2017年,植发相关的搜索数量增长了114%。行业内的领军企业雍禾植发、碧莲盛先后获得3亿元、5亿元投资,诸如新生等新植发连锁品牌也逐步壮大,进入行业前列。

雍禾植发创始人张玉表示,过去几年公司营收以每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长,2015年营收约1.2亿元,2016年营收约2.4亿元,2017年营收超5亿元,2018年9.5亿元。如今,雍禾平均每月的手术量都能达到5000多台。

伴随着行业的快速扩张,植发的安全可靠性也在经受考验。有报道称,3月,印度一名植发者在经历了12个小时植发手术后,出现呼吸困难而紧急送医,最终医治无效死亡。警方称,其死因是过敏性反应引发的器官衰竭。

目前植发行业中仍存在一些“三无”小作坊,也有消费者反映,植发机构存在价格不透明、虚报毛囊单位数量等情况。报告显示,在完全拒绝植发的调查对象中,24%的人认为植发价格太贵或觉得价格不透明,17%的人担心有后遗症。

网友武先生晒出了自己的植发费用单:采用FUE技术提取了3100多个毛囊,加上各项检查费用,前后花费了约2.9万元植发费。他根据自身经历提醒网友,“在网上有一些0元植发,或者是很低的价格,其实是有陷阱的。”

张玉认为:“植发行业缺乏的既不是市场空间,也不是植发技术,而是规范与诚信。”

▍着眼于毛发全产业链

中信产业基金预计,到2021年,中国医美行业市场规模达到3687亿元,其中植发行业增速最为迅猛,2016~2021年的年复合增长率30.3%。

在对植发行业发展前景乐观判断的基础上,2017年,中信产业基金向雍禾给出了第一笔投资,他们判断的理由是:植发需求明显,基数低,因此成长性大;目前行业分散,中小型植发机构多,未来大型连锁专业植发机构收购整合行业趋势明显;行业有一定壁垒,未来可进入的新企业越来越不容易。

虽然植发行业发展前景乐观,但仅仅依托植发一项往往难以支撑企业持久发展。

医药招商网发现,植发行业耗时耗人,也缺少“回头客”。据介绍,一台植发手术一般由一支团队来完成,手术时长不定,简单的手术也需要10个小时左右。如果手术后续效果好,患者头发生长状态良好,患者将不再有植发需求,植发行业面临着消费频次低的情况。

如何做大做强毛发管理产业、拓展植发产业链、拓宽产品服务类型是相关企业应该思索的问题。例如,雍禾正积极打造一个集养发、护发、健发、假发、植发于一体的整体毛发产业生态链闭环系统。碧莲盛也在积极布局养发、疗发和药品等领域。

张玉认为,植发市场份额仅占中国整个毛发市场的1%,未来应该着眼于毛发全产业链。

显示全部内容...

优秀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