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都喜欢用信用卡透支超额消费,可是一旦信用卡逾期了,将会对你个人造成很大的影响。信用卡不是故意逾期的,已经被立案了,还有可能跟银行商量吗?我们接着往下看。

首先要说的是,恶意透支并不是他能决定的,除非遇到无法抗拒的情况。最高检、最高法关于信用卡犯罪的司法解释,只要透支金额在50000以上,经发卡行连续两次催缴,三个月内未还清者,均视为恶意透支,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虽然被告知要立案,但超过五万元以上的,就是民事纠纷了。在民事诉讼中,一般都会先进行民事调解,然后再进行审判。在法庭的支持下,双方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解决债务纠纷,如果双方达成协议,则可以撤销诉讼。如果调解不成,则按照法律程序进行,经过法庭审判,直至最终判决,并最终实施强制措施。
同时,根据《银保监会<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管理办法>>的规定,在特定条件下,当发现拖欠的金额超出了持卡人的支付能力,并且持卡人有偿还意愿的时候,发卡行可以与持卡人平等协商,达成个性化分期还款协议,最长期限不超过5年。但是,这样的磋商只能被视为银行的权力,而非责任,也就是谈判的成功与否,并无硬性的规定。这要看银行的要求,还有还款者的诚意,还有具体的还款方案。
如果她的信用卡逾期不到三个月,她也没有向银行表示要偿还的意思。如果是这样的话,或许会有第三方的公司来震慑,但也有一些是真的,比如你被人骗了,故意不还钱,或者跟银行失去联系。
事实上,银行的主要目的就是让你还钱,所以我给你两个建议:
1:你准备好资金,主动联系银行,将拖欠的利息和违约金全部退还。
2:协商延期,分期付款,缓解还款的压力。
至于透支金额在五万以上的,那就是故意透支了。除了上述几种情况之外,大部分都与持卡人的态度和行为有关。如拒绝接听、逃避、逃避、拖欠债务、金额较大、情节较重等。在这样的案件中,银行除了在审判前或在初审前将全部债务全部偿还之外,很少会给他们任何讨价还价的机会。一旦触犯了法律,那就是犯罪,哪有讨价还价的道理?在刑事诉讼程序中,检察机关的起诉是不能撤销的,而作为被害人的银行,最多也就是对其进行补充,或者是对被告人的宽大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