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发布通知称,国务院批准文化和旅游部确定的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计185项)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共计140项),现予公布。

其中,柳州螺蛳粉制作技艺、沙县小吃制作技艺、桂林米粉制作工艺等上榜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第五批国家级非物今日上午,国务院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185项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140项,湖北省合计18个项目入选。其中,中药炮制技艺(汉派彭银亭中药炮制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成为湖北省首个入选的中药炮制技术。
据悉,此次湖北省入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的包括天门渔鼓、青铜器制作技艺(青铜编钟制作技艺)等5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的,包括禹的传说(武汉大禹治水传说)、中药炮制技艺(汉派彭银亭中药炮制技艺)等13项。
记者了解到,中药炮制技艺(汉派彭银亭中药炮制技艺),成为湖北省首个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扩展项目名录的中药炮制技术。汉派彭银亭中药炮制技艺是以彭银亭为代表的,兴起于明嘉靖时期、传承至今的汉口帮特色制药技艺。其技艺包括净制、切制、炒制、蒸制、复制等,核心为“是药不丢、非药不用;依候而制、减毒增效”,体现了资源节约、纯净用药、辩证制药、安全有效的炮制理念。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