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适用于哪些情况?
用于缓解急、慢性鼻炎的鼻塞症状。
怎么使用?
用药前,将鼻腔内分泌物擤净,如鼻腔内有干痂,可用温水清洗浸泡,待干痂变软取出后再滴药。
取出后采取立式或坐式,头向后垂使鼻孔朝上,将药液滴入双侧鼻腔内。
滴入后轻捏鼻翼数次,休息5分钟再起身,使药液充分与鼻腔黏膜接触。
连续使用不要超过3-5天。
用量是多少?(遵医嘱或按以下方法使用)
每日滴药3-4次,每次每侧鼻孔1-3滴。
忘记用药怎么办?
若漏用立即补用即可,如无法确定可咨询医师或药师。
误服误用怎么办?
药物应放置在儿童无法触及处,一旦误服或误用可按以下方法处理:
儿童或非患者本人将本品误用于鼻腔后,若未出现明显不适,可以及时擤净残留药液,同时密切观察鼻腔是否出现刺痛感、灼烧感等局部刺激症状,暂时不需要紧急就医。
儿童或成人误服本品后,应立即就医,进行洗胃等对症处理措施。
用药前哪些情况需要告诉医生?
是否对本品或其他药物、食物和物质有过敏情况。
是否怀孕、计划怀孕,或处于哺乳期。
是否有鼻腔干燥的情况。
是否患萎缩性鼻炎。
是否为运动员。
您正在服用的所有药物(处方药或非处方药、天然产品、维生素)和健康问题。
用药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
用药期间如需就医,应告知医生、药师和护士,您正在使用本品。
本品仅供滴鼻,切忌口服。
用药时,滴管头部不可碰到手或鼻部,以免污染药液;亦不应猛烈吸气,以免发生呛咳。
同时使用两种以上滴鼻药时,两药之间应间隔3分钟。若同时使用鼻黏膜血管收缩的滴鼻药及含消炎药的滴鼻剂,应先使用前者,保持原体位片刻,擤净鼻涕后,再使用后者。
用药后需要注意什么?
频繁使用本品可产生“反跳”现象,出现更为严重的鼻塞,长期使用可造成鼻黏膜损伤。
使用后应拧紧瓶盖,以防污染。
若病情未缓解,甚至加重时,应及时联系医生。
哪些人不宜使用?
【特殊人群】
【妊娠期女性】慎用。
【哺乳期女性】用药安全性尚未明确,如需用药,详细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儿童】慎用。若需用药,应遵医嘱并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老人】用药安全性尚未明确,用药前咨询医生。
【禁用人群】
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鼻腔干燥者禁用。
萎缩性鼻炎患者禁用。
【慎用人群】
过敏体质者慎用。
运动员慎用。
冠心病、高血压、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慎用。
与哪些药物合用需要注意?
本品不可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如呋喃唑酮)、三环类抗抑郁药(如阿米替林)同用。
以上并非全部可能产生相互作用的药物,如需同时使用其他药物,但不确定是否产生联合用药风险,可咨询医师或药师。
出现哪些不良反应需立即就医?
警告/注意:下列情况虽然很少见,但每位用药者的身体情况不同,在使用本品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状况,严重者可能会出现生命危险。故出现以下症状,请立即就医:
过敏反应:如出现皮疹;瘙痒伴发烧,皮肤红肿、起水泡或剥落;喘息,喉咙紧绷,呼吸或说话困难;声音异常嘶哑;口腔、嘴唇、舌头或喉咙肿胀等。
出现哪些不良反应需咨询医生?
偶见一过性轻微烧灼感、干燥感、头痛、头晕、心率加快。
长期使用可致心悸、焦虑不安、失眠等。
以上并非可能发生的所有不良反应,若发生其他不良反应,请咨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