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络循行
足太阴脾经和足阳明胃经在脾与胃之间相互属络,故脾胃互为表里,主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足太阴脾经:起于足大趾内侧端(隐白穴),沿内侧赤白肉际,上行过内踝的前缘,沿小腿内侧正中线上,在内踝上八寸处,交出足厥阴肝经之前,上行沿大腿内侧前缘,进入腹部,属脾,络胃,向上穿过膈肌,沿食管两旁,连舌本,散舌下。其分支:从胃别出,上行通过膈肌,注入心中,交于手少阴心经。
足阳明胃经:足阳明胃经具有多条分支,起于鼻翼旁(迎香穴),挟鼻上行,左右侧交会于鼻根部,旁行人目内眦,与足太阳经交会;向下沿着鼻柱外侧,进入上齿龈内,还出,挟口两旁,环绕嘴唇,在唇沟承浆穴处左右相交,退回沿下颌骨后下缘到大迎穴处,沿着下颌角颊车,上行耳前,经过上关,沿着发际,到达前额。
主治概要
足太阴脾经和足阳明胃经分别可用于治疗不同的病症。
足太阴脾经:主治脏腑病症,如腹胀、胃脘痛、呕吐、嗳气、便溏、黄疸、身重无力、舌根强痛、下肢肿胀、厥冷等病证。兼治妇科病及前阴病等。
足阳明胃经:主治胃肠病及头面部疾病,如肠鸣、腹胀、水肿、胃痛、呕吐、口渴、消谷善饥、咽喉肿痛、口眼㖞斜以及本经循行部位的疼痛、热病、发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