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云康 疾病大全
疾病百科 (韧带)韧带在什么位置?形态是怎样的?

来源:yezi
2023-10-18 243 阅读
导读:(韧带)韧带在什么位置?形态是怎样的?韧带由纤维结缔组织组成,分布在关节周围,韧带具有加强关节稳固或限制关节过度运动的作用,韧带还可以固定子宫、肝、脾等脏器的位置。

(韧带)韧带在什么位置?形态是怎样的?韧带由纤维结缔组织组成,分布在关节周围,韧带具有加强关节稳固或限制关节过度运动的作用,韧带还可以固定子宫、肝、脾等脏器的位置。
位置
 
韧带广泛分布于关节周围,也存在于相邻脏器之间或脏器与腹壁之间,此处列举较为重要的韧带位置。
 
椎骨间的连结
 
椎间盘间的连结
 
前纵韧带
 
是椎体前面延伸的一束坚固的纤维束,宽而坚韧,上自枕骨大孔前缘,下达第1或第2骶椎椎体。
 
后纵韧带
 
位于椎管内椎体的后面,起自枢椎并与覆盖枢椎椎体的覆膜相续,下达骶骨。
 
椎弓间的连结
 
黄韧带
 
位于椎管内,连结相邻两椎弓板间的韧带,由黄色的弹性纤维构成。
 
棘间韧带
 
连结相邻棘突间的薄层纤维,附着于棘突根部到棘突尖。
 
棘上韧带和项韧带
 
棘上韧带是连结胸、腰、骶椎各棘突尖之间的纵行韧带,前方与棘间韧带相融合,在颈部,从颈椎棘突尖向后扩展成三角形板状的弹性膜层,称为项韧带。项韧带向上附着于枕外隆凸及枕外嵴,向下达第7颈椎棘突并续于棘上韧带。
 
横突间韧带
 
位于相邻椎骨横突间的纤维索,部分与横突间肌混合。
 
上肢骨的连结
 
上肢带连结
 
喙肩韧带
 
为三角形的扁韧带,连于肩胛骨的喙突与肩峰之间,它与喙突、肩峰共同构成喙肩弓,架于肩关节上方。
 
肘关节的韧带
 
桡侧副韧带
 
位于囊的桡侧,由肱骨外上髁向下扩展,止于桡骨环状韧带。
 
尺侧副韧带
 
位于囊的尺侧,由肱骨内上髁向下呈扇形扩展,止于尺骨滑车切迹内侧缘。
 
桡骨环状韧带
 
位于桡骨环状关节面的周围,两端附着于尺骨桡切迹的前、后缘,与尺骨桡切迹共同构成一个上口大、下口小的骨纤维环来容纳桡骨头。
 
下肢骨的连结
 
髋骨与脊柱间的韧带连结
 
髂腰韧带
 
强韧肥厚,由第5腰椎横突横行放散至髂嵴的后上部。
 
骶结节韧带
 
位于骨盆后方,起自骶、尾骨的侧缘,呈扇形,集中附着于坐骨结节内侧缘。
 
骶棘韧带
 
位于骶结节韧带的前方,起自骶、尾骨侧缘,呈三角形,止于坐骨棘,其起始部为骶结节韧带所遮掩。
 
髋关节韧带
 
髂股韧带
 
最为强健,起自骼前下棘,呈人字形向下经囊的前方止干转子间线。
 
股骨头韧带
 
位于关节内,连结股骨头凹和髋白横韧带之间,为滑膜所包被,内含营养股骨头的血管。
 
耻股韧带
 
由耻骨上支向外下于关节囊前下壁与髂股韧带的深部融合。
 
坐股韧带
 
起自坐骨体,斜向外上与关节囊融合,附着于大转子根部。
 
膝关节韧带
 
髌韧带
 
为股四头肌腱的中央部纤维索,自髌骨向下止于胫骨粗隆。髌韧带扁平而强韧,其浅层纤维越过髌骨连于股四头肌腱。
 
腓侧副韧带
 
起自股骨外上髁,向下延伸至腓骨头。韧带表面大部分被股二头肌腱所遮盖,与外侧半月板不直接相连。
 
胫侧副韧带
 
起自股骨内上髁,向下附着于胫骨内侧髁及相邻骨体,与关节囊和内侧半月板紧密结合。
 
腘斜韧带
 
由半膜肌腱延伸而来,起自胫骨内侧髁,斜向外上方,止于股骨外上髁,部分纤维与关节囊融合。
 
膝交叉韧带
 
位于膝关节中央稍后方,分为前、后两条。前交叉韧带起自胫骨髁间隆起的前方内侧,与外侧半月板的前角愈着,斜向后上方外侧,纤维呈扇形附着于股骨外侧髁的内侧。后交叉韧带起自胫骨髁间隆起的后方,斜向前上方内侧,附着于股骨内侧髁的外侧面。
 
足关节韧带
 
内侧韧带
 
或称三角韧带,起自内踝尖,向下呈扇形展开,止于足舟骨、距骨和跟骨。
 
外侧韧带
 
由不连续的三条独立的韧带组成,前为距腓前韧带,中为跟腓韧带,后为距腓后韧带,三条韧带均起自外踝,分别向前、向下和向后内止于距骨及跟骨。
 
内脏韧带
 
卵巢
 
卵巢悬韧带
 
又被称为骨盆漏斗韧带,起自小骨盆侧缘,向内下至卵巢输卵管端的腹膜皱襞。
 
卵巢固有韧带
 
自卵巢下端连至输卵管与子宫结合处的后下方。
 
子宫
 
子宫阔韧带
 
覆盖子宫前、后面的腹膜自子宫侧缘向两侧延伸至盆侧壁和盆底,形成双层腹膜皱襞。阔韧带上缘游离,包裹输卵管,上缘外侧1/3为卵巢悬韧带。
 
子宫圆韧带
 
起于子宫体前面的上外侧,输卵管子宫口的下方。在阔韧带前叶的覆盖下向前外侧弯行,穿经腹股沟管,散为纤维止于阴阜和大阴唇前端的皮下。
 
子宫主韧带
 
位于阔韧带的基部,从子宫颈两侧缘延伸至盆侧壁。
 
子宫骶韧带
 
由平滑肌和结缔组织构成的扁索状韧带,从子宫颈后面的上外侧,向后弯行绕过直肠的两侧,止于第2、3骶椎前面的筋膜。表面覆盖以腹膜形成弧形的直肠子宫囊。
 
乳房
 
乳房悬韧带
 
胸壁浅筋膜不仅形成乳腺的包囊,而且还发出许多小的纤维束,向深面连于胸肌筋膜,在浅层连于皮肤。
 
肝脏
 
镰状韧带
 
是由脐、腹前外侧壁和膈到肝膈面的双层腹膜皱襞,其下缘内有脐静脉闭锁而形成的肝圆韧带。
 
冠状韧带
 
是呈冠状位由膈连至肝膈面的双层腹膜,其右侧份两层间相距较远,两层之间肝膈面借纤维结缔组织与膈相接,无腹膜覆盖,称肝裸区。
 
左、右三角韧带
 
分别是冠状韧带延伸至肝的左、右两端,前、后两层合并、增厚所形成。
 
 
胃脾韧带
 
是连于胃底与脾门之间的双层腹膜结构。
 
脾肾初带
 
是脾门至左肾前面的双层腹膜结构。
 
膈脾韧带
 
是由脾肾韧带向上连于膈下面的腹膜结构。
 
韧带由致密的结缔组织构成,分布在关节周围。按照韧带与关节囊间的关系可分为囊韧带、囊内韧带和囊外韧带,囊韧带为关节囊纤维层局部增厚的部分,囊内韧带与囊外韧带分别位于关节囊的内、外。
 
韧带的组织学成分大部分与肌腱类似,即由胶原纤维束沿韧带受力方向排列而成。某些韧带,如膝关节的前交叉韧带具有类似软骨组织的特征。
 
韧带位于相邻两骨之间,具有加强关节的稳固或限制其过度运动的作用。韧带位于脏器之间或脏器与腹壁之间,具有支持、稳固脏器的作用。
 
加强关节的稳固或限制其过度运动作用
 
前纵韧带
 
其纵行的纤维牢固地附着于椎体和椎间盘,有防止脊柱过度后伸和椎间盘向前脱出的作用。
 
后纵韧带
 
窄而坚韧,与椎间盘纤维环及椎体上下缘紧密连结,而与椎体结合较为疏松,有限制脊柱过度前屈的作用。
 
黄韧带
 
位于椎管内,连结相邻两椎弓板间的韧带,由黄色的弹性纤维构成。黄韧带协助围成椎管,并有限制脊柱过度前屈的作用。
 
喙肩韧带
 
与喙突、肩峰共同构成喙肩弓,架于肩关节上方,有防止肱骨头向上脱位的作用。
 
桡骨环状韧带
 
与尺骨桡切迹共同构成一个上口大、下口小的骨纤维环来容纳桡骨头,防止桡骨头脱出。
 
髂股韧带
 
最为强健,可限制大腿过伸,对维持人体直立姿势有很大作用。
 
耻股韧带
 
可限制大腿的外展及旋外运动。
 
坐股韧带
 
加强关节囊的后部,可限制大腿的旋内运动。
 
胭斜韧带
 
由半膜肌腱延伸而来,可防止膝关节过伸。
 
支持、稳固脏器作用
 
子宫圆韧带
 
穿经腹股沟管,散为纤维止于阴阜和大阴唇前端的皮下,主要功能是维持子宫前倾。
 
子宫主韧带
 
维持子宫颈正常位置,防止子宫脱垂。
 
子宫骶韧带
 
向后上牵引子宫颈,协同子宫圆韧带维持子宫的前倾前屈位。
 
乳房悬韧带
 
可以对乳房起支持和固定作用。
 
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助于保持韧带的正常功能,宜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有助于补充维生素、膳食纤维等,多吃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鱼类、豆类、牛奶、鸡蛋等,不偏食、不挑食,保证营养的均衡摄入。应避免暴饮暴食,做到三餐定时定量。
 
韧带的运动养护主要在于运动前的热身,建议运动前充分热身,如进行腿部、腰部拉伸,以及活动膝、肘、肩等处关节,使韧带得以伸展,避免因突然运动或剧烈运动而发生韧带损伤。同时注意选择合适的场地及运动装备,必要时佩戴护具。另外,也可在健身教练指导下进行加强韧带功能的锻炼。
 
韧带在日常生活中可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养护,如加强个人防护、定期体检等,对韧带疾病的发生有一定预防作用。
 
加强个人防护
 
生活中应注意避免发生跌倒、扭伤、锐器伤等,以免累及韧带,导致相关疾病的发生。
 
定期体检
 
建议每年至少进行1次常规体检,尤其体力劳动者,早日发现是否有韧带劳损。
 
韧带为人体的重要组成,相关疾病主要发生在关节周围。接下来以常见的疾病为例,对比一下健康韧带和不健康韧带的区别。
 
韧带形态
 
1、正常韧带
 
正常韧带长轴面扫查多呈均匀一致的强回声,为条索样结构,两端紧紧附着在骨表面,附着处骨皮质光滑平整,人体韧带厚度因不同部位、不同身高及体型而存在差异。
 
2、异常韧带
 
韧带扭伤
 
与运动不良、意外跌倒等因素有关,轻者经影像学检查可无异常表现,重者可见韧带拉长、撕裂等。
 
韧带撕裂
 
多与剧烈运动、锐器伤等有关,韧带撕裂后,部分或全部胶原纤维断裂,磁共振检查其低信号影失去正常的连续性,且因水肿和(或)出血而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高信号影。
 
后纵韧带骨化
 
后纵韧带变得像骨头(骨化)一样,厚度增厚,骨化灶也常发生在黄韧带,会压迫脊髓和神经根,产生肢体感觉和运动障碍。
 
韧带受损后,多表现为疼痛、活动受限,具体如下:
 
疼痛
 
韧带发生损伤时常表现为疼痛,伴有局部关节肿胀、压痛等,程度与韧带损伤严重程度有关,若发生韧带断裂,疼痛剧烈。
 
活动受限
 
当韧带发生损伤时,可影响相邻关节的正常功能,如膝关节不能屈伸、肩关节不能内旋外展或呈强迫体位等。
 
关节不稳定
 
韧带对骨关节的稳固有重要意义,当发生韧带损伤时,易导致关节脱位。
 
韧带受损后可导致关节、内脏稳定性变差,而影响韧带健康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年龄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长,韧带的弹性会变差,与青中年相比,更易发生撕裂、扭伤。
 
运动因素
 
在运动前没有充分热身,伸展韧带,可因突然运动或剧烈运动而造成韧带撕裂伤。
 
外伤
 
若发生滑倒、外力撞击、挫伤等,可因突然过度牵拉韧带,而造成韧带损伤。
 
韧带是否健康,日常可通过表现自测。若出现局部酸痛、肿胀、伸展及活动受限等症状,多为过度牵拉韧带所致,提示韧带扭伤。若出现局部突发剧烈疼痛,或伴有明显韧带断裂声,提示韧带断裂,多发生于下肢骨关节周围韧带。
 
韧带疾病常用的检查涉及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具体如下:
 
体格检查
 
视诊主要是观察受累部位有无肿胀表现、相邻关节有无活动受限等,触诊主要判断有无压痛、肿胀等表现,问诊可了解受检者有无其他不适症状及诱发因素,有助于疾病初步诊断。
 
特殊检查:临床多见膝关节韧带损伤,可通过抽屉试验判断是否发生膝关节前叉韧带或后交叉韧带损伤。
 
影像学检查
 
X线、CT检查
 
可以观察韧带病变部位周围有无骨折线及骨片。CT检查可以了解周围组织的血供情况,有助于病情判断。
 
MRI检查
 
该检查可以更清晰地显示韧带,明确韧带损伤部位及程度。
 
关节镜检查
 
可以更直观观察韧带状态,判断韧带受损程度及周围组织受累情况。

显示全部内容...

优秀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