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耳部反射区
耳朵上的反射区较多,根据耳穴所在位置,可分为耳正面反射区,以及耳背面反射区。
耳正面反射区
耳正面反射区包括肛门、外生殖器、尿道、直肠、肝阳、颌、舌、牙、扁桃体、趾、膝、髋、坐骨神经、臀、腹、胸椎、颈椎、内生殖器、盆腔、食管、口、大肠、阑尾、膀胱、肾、肝、脾、胃、心等。
耳背反射区
耳背反射区包括耳背脾、耳背肺、耳背心、耳背肝、耳背肾、上耳根、耳背沟、耳迷根、下耳根等。
操作方法
中医学认为耳不仅为单纯听觉器官,与身体各部位联系密切,对耳朵局部反射区进行施治,同样可以起到预防及治疗的作用,临床针对耳部反射区常用治疗方法为按摩、针灸、耳穴压贴等。
按摩
耳部按摩法包括耳郭按摩法及耳郭穴位按摩法,耳郭按摩法可使用两掌心依次按耳郭腹背两侧直至耳郭充血发热,两手握空拳,以拇指、示指沿外耳轮上下按摩至耳轮充血发热,还可用两手由轻到重提捏耳垂治疗。
针灸
也称耳针法,采用针刺等方法刺激耳穴,以防治疾病,如肝邪引起两胁中痛,可取耳间经脉针刺以缓解症状。
耳穴压贴
主要使用王不留行贴压于耳部反射区,通过其通经活血、消肿止痛等功效,缓解反射区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