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缩写
IAA
检测价值
胰岛素自身抗体(IAA)有助于1型糖尿病的诊断,阳性率可达40%~50%。IAA可出现于1型糖尿病发作数年前,因此联合其他胰岛自身抗体可用于1型糖尿病易感人群的筛查,在糖尿病发病前检出该类抗体体的存在,对1型糖尿病预测和防治有重要意义。另外,IAA阳性有助于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和免疫所致的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的诊断。
指标阳性
临床意义
胰岛素自身抗体阳性通常提示存在1型糖尿病,另外也可见于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等。
潜在疾病:
原因分析
疾病因素
1.1型糖尿病:由于自身免疫反应损伤胰岛β细胞,使胰岛β细胞逐渐丧失分泌胰岛素的能力,最终引起血糖代谢紊乱,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而胰岛素自身抗体阳性正是胰岛β细胞破坏的结果。
2.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可能是由于在易感基因的背景下,出现免疫缺陷和药物诱发起病,诱发因素包括病毒感染及药物,如腮腺炎病毒、柯萨奇病毒B、丙型肝炎病毒、风疹、麻疹和水痘病毒等,这些超级抗原可触发机体产生胰岛素自身抗体,导致检测时呈阳性。
就诊科室
1型糖尿病、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患者应去内分泌科室就诊。
诊疗建议
1.1型糖尿病:治疗采取综合疗法,包括药物治疗、饮食和运动治疗等,药物主要是胰岛素,可辅以二甲双弧、α-糖苷酶抑制剂等,期间注意血糖监测。另外,该病多见于儿童,注意心理辅导。
2.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常为自限性疾病,发作时进行对症治疗,以消除体内胰岛素抗体和纠正低血糖为主,也可采用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以抑制机体自身免疫反应。
饮食调理
饮食原则
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有助于病情恢复,饮食采取个体化膳食结构,一般以低盐、低脂饮食为主。
饮食宜忌
1.饮食需结合个人爱好与口味,全日热量分为早、午、晚三餐,分别占1/5、2/5、2/5,每餐留少量食物作为餐间点心。三大营养物质能量供给比例为碳水化合物50-55%、蛋白质15%-20%、脂肪30%。
2.食物应富含动物蛋白质和纤维素,主食可选用杂粮窝头、烧饼、馒头、燕麦片等,补充蛋奶、瘦肉、豆制品,非淀粉类蔬菜如菠菜、芹菜、茼蒿等。
3.限制纯糖和饱和脂肪酸的摄入,进食定时定量,勿吃额外食物。
生活管理
1.定期检测血糖、尿糖,根据情况调整胰岛素剂量。
2.进行适量的运动锻炼,可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葡萄糖的利用,利于血糖控制。可根据年龄和运动能力安排,运动时间以进餐1h后、2~3h以内为宜,不在空腹时运动,时间从10min逐渐延迟至30min,运动后有低血糖症状时可加餐,血糖低于5mmol/L时不宜运动。
3.预防感染,注意保暖,保持良好卫生习惯。避免皮肤损伤,定期检查身体检查,尤其是口腔、牙齿。家属应给予足够的心理支持,使其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4.穿防滑鞋,头晕、精神恍惚时及时休息并补充血糖,随身携带糖果和卡片,卡片写明姓名、详细诊断、胰岛素注射用量、医院名称和负责医师、地址、联系人等。
指标阴性
临床意义
胰岛素自身抗体阴性属正常,无实际临床意义。
相关检查
胰岛素抗体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