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缩写
LPS
检测价值
脂肪酶合成于胰腺的腺泡组织,具有较高的器官特异性,胰腺炎发病早期即可检测到血清脂肪酶浓度的升高,可作为急性胰腺炎诊断中首选实验室检测指标。但也可因其他原因导致胰液淤积,从而引起血清脂肪酶升高,多见于胰腺疾病、胆道疾病等。
指标偏高
临床意义
引起血清脂肪酶偏高的因素包括非疾病因素和疾病因素,非疾病因素有应用肝素、钙、胆盐、磷脂酰胆碱、可待因、甲基胆碱等;疾病因素包括胰腺疾病,如急慢性胰腺炎、胰腺癌、胰腺囊肿、胰腺损伤,还有胆道疾病及肾功能不全等。
潜在疾病:
原因分析
疾病因素
胰腺疾病:如急慢性胰腺炎、胰腺癌、胰腺囊肿,使胰腺分泌亢进,腺管受阻或胰腺损伤时使胰液瘀滞。
胆道疾病:如胆管癌、胆石症,刺激胰腺分泌但胰液瘀滞。
肾功能不全:如肾脏功能异常使排泄降低,可呈现血清脂肪酶偏高的结果。
非疾病因素
药物:应用肝素、钙、胆盐、磷脂酰胆碱,可使脂肪酶释放入血,呈现血清脂肪酶偏高;可待因、甲基胆碱在长期服用后,可使肝胰壶腹收缩,也可刺激脂肪酶升高,呈现血清脂肪酶偏高。
就诊科室
引起血清脂肪酶偏高的胰腺疾病,如急慢性胰腺炎、胰腺癌、胰腺囊肿,建议到消化内科就诊;胰腺损伤,到普外科就诊;若是由胆道系统疾病,如胆管癌、胆石症引起血清血清脂肪酶偏高,建议到肝胆外科就诊;若是由肾功能不全引起血清脂肪酶偏高,建议到肾病科就诊。
诊疗建议
血清脂肪酶根据其偏高的原发病不同,如胰腺疾病、胆道疾病、肾脏疾病,其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应明确病因并进行相应的治疗,包括手术治疗、药物治疗、激素治疗、放化疗等,部分疾病应停用致敏药物等,在治疗期间应注意营养补充,加强机体抵抗力,以便实现治愈。
胰腺疾病:急慢性胰腺炎、胰腺囊肿以防治休克、抗感染、营养支持、药物治疗为主,若发生感染则应进行手术治疗;胰腺癌以手术治疗、放化疗为宜;胰腺损伤采用修补和充分引流,若胰尾严重损伤则采取胰尾切除,若合并脾破裂,可同时切除脾脏;
胆道疾病:采用药物、引流、手术治疗。药物如口服利胆药,应用消石素消石,有寄生虫感染者要进行驱虫治疗;非手术引流包括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置内支架引流;手术治疗包括胆管切开探查取石、T形管引流术;
肾功能不全:寻找病因,停用致敏药物,必要时用皮质激素治疗以及支持、对症治疗。
饮食调理
血清脂肪酶根据其偏高的原发病不同,患者的饮食原则也不同。
1.胰腺疾病:急性期禁食,病情严重者全胃肠外营养,病情好转后可进食少量低脂流食,之后再增加饭量。回家疗养过程中也要戒酒,勿暴饮暴食,食用低脂、易消化食物。
2.胆道疾病:忌油腻食物,避免暴饮暴食,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均衡营养。
3.肾功能不全:进食清淡、易消化、高维生素、高纤维素饮食,均衡营养。特别注意的是给予低蛋白质饮食同时要补充能量,还要依病情进行限盐饮食。可多吃水果、蜂蜜、巧克力、果酱等,对于含磷量较高的食物不宜食用,如蛋黄、肉松、动物内脏、乳制品、骨髓等,并要减少食物中含磷量,食用鱼、肉、土豆时应先用水煮开,弃汤后再进一步烹饪。
生活管理
由于不良的生活习惯会影响疾病的康复,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针对性地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
1.胰腺疾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安排合理作息时间,勿过劳,防止诱发或加重疾病。保持心情舒畅,注意保暖,防着凉、感染等。还要遵医嘱定时复诊,多了解胰腺疾病的相关知识,做好康复护理。
2.胆道疾病: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激动,在胆道取石术后3个月左右去医院做B超复查,如出现腹痛、寒战、高热、黄疸等情况需及时就医。长期夹管的患者可将引流袋去除,将体外引流管盘好后贴膜覆盖,可以洗澡、扫地、打太极等,但要避免过度剧烈运动。
3.肾脏疾病:要注意休息也要进行适当锻炼,提高免疫力,注意保暖,防着凉、感染,以免加重病情。除此之外,遵医嘱用药,如庆大霉素、链霉素、磺胺类抗生素虽是肾脏排泄的药物但也有可能会损伤肾脏,需多加注意。
指标偏低
临床意义
引起血清脂肪酶偏低的因素包括非疾病因素和疾病因素,非疾病因素有口服避孕药等;疾病因素包括胰腺疾病,如胰腺炎晚期、胰大部切除。
潜在疾病:
原因分析
疾病因素
胰腺疾病:如胰腺炎晚期,胰腺炎早期因胰酶被异常激活,使血清脂肪酶偏高,而步入晚期,胰腺功能障碍,分泌脂肪酶减少,呈现血清脂肪酶偏低。此外,胰大部切除,当分泌脂肪酶的胰腺大部分被切除后,分泌脂肪酶变少,呈现血清脂肪酶偏低。
非疾病因素
药物:口服避孕药,可导致血清脂肪酶偏低。
就诊科室
引起血清脂肪酶偏低的胰腺疾病,如胰腺炎晚期、胰大部切除术后,建议到消化内科就诊。
诊疗建议
血清脂肪酶偏低,根据其偏低的疾病不同,如胰腺炎晚期、胰大部切除术,其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治疗期间应注意营养补充,加强机体抵抗力。
1.胰腺炎晚期:采用药物、内镜下、病因治疗。如支架置入术、胆管括约肌切开术,非甾体抗炎药、非阿片类镇痛药等,也可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是否采用手术治疗。
2.胰大部切除术后:主要以药物治疗,给与抗生素,防感染和复发。
饮食调理
饮食原则
血清脂肪酶偏低的患者要采取高维生素、高纤维素、高蛋白质、易消化饮食、低脂、易消化饮食,避免辛辣刺激之物,勿饮用浓茶与咖啡,戒酒。胰腺疾病的患者病情较重时要禁止一切饮食,非急性发作期可食用高碳水化物和低脂肪的半流饮食,要少食多餐,每日进食4~5次,防止暴饮暴食。每日供给蛋白质60g,其中含适量的优质蛋白质;少用产生气体的食物,如洋葱、红薯等、干豆类等;少食盐,否则会导致胰腺充血水肿。
生活管理
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安排合理作息时间,勿过劳,防止诱发或加重疾病。
2.保持心情舒畅,注意保暖,防着凉、感染等。
3.遵医嘱定时复诊,多了解胰腺疾病的相关知识,做好康复护理。
4.胰腺炎晚期患者在病情较重时要卧床休息,恢复期不要过早下地活动,若是进行胰腺手术后的患者需要较长一段时间的卧床休息。由于患者自理能力下降,与疾病引起不适有关,因此,要经常协助患者保持比较舒适的体位。
相关检查
血清脂肪酶测定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