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云康 疾病大全
疾病百科 (血清肌红蛋白)血清肌红蛋白潜在疾病?饮食调理是怎样的?

来源:yezi
2023-10-15 74 阅读
导读:(血清肌红蛋白)血清肌红蛋白潜在疾病?饮食调理是怎样的?人体心肌、骨骼肌细胞内含有大量的肌红蛋白。正常人血液中仅含有极少量的肌红蛋白,又称血清肌红蛋白。但当心肌或骨骼肌受到损伤时,肌红蛋白便释放入血。血清肌红蛋白升高是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诊断的最早期标志物之一。

(血清肌红蛋白)血清肌红蛋白潜在疾病?饮食调理是怎样的?人体心肌、骨骼肌细胞内含有大量的肌红蛋白。正常人血液中仅含有极少量的肌红蛋白,又称血清肌红蛋白。但当心肌或骨骼肌受到损伤时,肌红蛋白便释放入血。血清肌红蛋白升高是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诊断的最早期标志物之一。
缩写
 
Mb
 
检测价值
 
血清肌红蛋白可判断心肌损伤程度及愈合情况,是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的早期最灵敏的指标之一,对骨骼肌损伤、创伤、肾功能衰竭等疾病也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指标偏高
 
临床意义
 
血清肌红蛋白升高,多提示有肌肉损伤,可由急性心肌梗死等病理性因素导致,还可由性别、年龄等非病理性因素导致。常见的损伤有病毒感染后肌肉大量分解,导致肌红蛋白和乳酸脱氢酶升高,心肌梗死患者可出现肌红蛋白升高,同时伴有肌钙蛋白明显升高,如果为全身肌肉系统损伤或肌肉系统炎症导致的肌红蛋白升高,可以出现堵塞肾小球和肾小管,进而发生肾功能不全,如果患者出现血清肌红蛋白升高,并伴有特定的临床表现,则需要警惕相应的疾病。
 
潜在疾病:
 
原因分析
 
疾病因素
 
1.急性心肌梗死:当心肌或骨骼肌有损伤时,肌红蛋白便释放入血液,血中肌红蛋白明显增高,同时还可伴有肌钙蛋白明显升高。
 
2.肌肉系统损伤或炎症:患假性肥大型肌病、急性皮肌炎、多发性肌炎、急性肌肉损伤等,血清肌红蛋白会升高。
 
3.肾脏疾病: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等也可造成血液中肌红蛋白升高。
 
非疾病因素
 
1.日间变化:血清肌红蛋白早上9时最高,下午6至12时最低
 
2.性别、年龄、种族:血清肌红蛋白含量因性别、年龄、种族而有变化。通常男性高于女性,黑人男性明显高于白人男性,而女性不存在这种种族差异。除黑人外,其他种族高龄者血清肌红蛋白都相对较高。
 
3.其他:剧烈运动、肌内注射、肌肉创伤等,也可使肌红蛋白升高。
 
就诊科室
 
心血管疾病如急性心肌梗死等建议到急诊科、心内科就诊;肾功能衰竭建议到急诊科、肾内科就诊;假性肥大型肌病、急性皮肌炎、多发性肌炎、急性肌肉损伤,建议到骨科或风湿免疫科就诊。
 
诊疗建议
 
血清肌红蛋白升高应结合具体病因进行相应治疗。以急性心肌梗死和肾功能衰竭为例,若由急性心肌梗死导致血清肌红蛋白升高,可以进行溶栓或抗凝治疗,在急诊治疗后的住院观察期间,还需进行药物治疗以预防心肌梗死的再发和并发症。若由肾功能衰竭导致的血清肌红蛋白升高,应针对造成肾功能衰竭的疾病进行治疗,并积极预防和治疗并发症,终末期肾病患者可能需要进行透析或肾移植治疗。
 
饮食调理
 
饮食原则
 
对于血清肌红蛋白升高的患者,需要积极治疗,同时饮食调理也是比较重要的环节。不同病因需辅以不同饮食调整方案,以急性心肌梗死和肾功能衰竭为例,若由急性心肌梗死导致血清肌红蛋白升高,患者进食应给予低脂、低胆固醇、富含维生素、清淡易消化的半流质饮食,宜少食多餐,适当多食用富含纤维素的蔬菜水果。若由肾功能衰竭导致的血清肌红蛋白升高,慢性肾衰竭患者应注意限制盐、蛋白质、胆固醇、钠、钾的摄入量,避免加重肾脏负担。
 
饮食宜忌
 
1.急性心肌梗死:吃饭时不宜过快、过烫,多进食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以促进胃肠蠕动,不要暴饮暴食,戒烟限酒。
 
2.肾衰竭:应格外注意饮食,调整膳食结构,限制饮食中蛋白质的含量,但不应完全不摄入蛋白质,应遵从医生或营养师建议,制定适宜的饮食计划。限制摄入土豆、香蕉、玉米等富含钾的食物,饮食宜清淡,易于消化,忌食辛辣的食物。忌高盐食物如腌菜等,忌高蛋白饮食。
 
生活管理
 
由于不良的生活习惯会影响疾病的康复,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针对性地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
 
1.急性心梗:日常生活中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激动,避免过度劳累,勿受凉感冒,戒烟、酒、茶等。还要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以有氧运动为主,勿过度耗氧,逐渐增加活动量,如出现呼吸短促、眩晕、心悸等,要立即停止活动,安静休息;
 
2.肌肉系统损伤或炎症:患者要保持良好心态,注意休息,适当活动,避免劳累,病情有变化随时就诊,病情平稳需定期门诊随诊,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必要时还应积极进行运动康复;
 
3.慢性肾衰竭:改善生活方式,如戒烟、控制体重、有氧运动等。
 
相关检查

显示全部内容...

优秀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