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观
植株形态
小灌木,高0.5-2m。枝疏生长柔毛。三出复叶,叶柄具淡黄色柔毛;托叶披针形;顶生小叶宽椭圆形,先端钝,具硬尖,基部楔形,上面无毛,下面脉上有金黄色长毛;侧生小叶较小。总状花序腋生或顶生,花多数密生;苞片卵状披针形,脱落;花萼钟状,萼齿披针形;花冠粉红色,蝶形,旗瓣圆形,翼瓣与旗瓣等长,龙骨瓣较短;子房线性。荚果密生黑色绢毛,有4-7荚节。花期7-9月,果熟期9-11月。
药材外观
茎枝圆柱形,直径约3mm,表面具纵棱。可见三出复叶,顶端小叶较大长5.5-9cm,宽3.5-5cm,椭圆状倒卵形,先端钝或急尖,具硬尖,基部楔形。全缘,枯绿色,下表面具柔毛,质脆。有时可见总状花序或荚果,荚果长1.5-2.4cm,腹缝线具缢缩,背缝线深波状,有4-7节,表面密被褐色绢状毛。气微,具豆腥气。
活血止痛:饿蚂蝗味甘、苦,性凉,归胃、肝经,具有活血止痛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胃脘腹痛、小儿消化不良、中暑等病症,常配伍大青根、路路通等药物。
解毒消肿:饿蚂蝗可归肺、胆经,具有解毒消肿的作用,临床可用于治疗蛇咬伤所致的痈毒肿痛,以及尿道炎、腮腺炎等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