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症状
单纯疱疹
儿童单纯疱疹一般见于疱疹性龈口炎、新生儿单纯疱疹、疱疹性咽峡炎等类型。
疱疹性龈口炎:初期皮损多为口腔黏膜出现急性炎症损害,在颊舌腭及咽部黏膜发生水疱,此水疱易破溃而形成白色斑块,继而转变为溃疡,上覆以淡黄色伪膜,齿龈潮红、肿胀而易出血。在唇红部和口周围亦常发生水疱,局部淋巴结肿大且有压痛。
新生儿单纯疱疹:多经产道感染,一般出生后5~7天发病,初期表现为皮肤(尤其头皮)、口腔黏膜、结膜出现水疱、糜烂,病情严重者可伴有发热、呼吸困难、黄疸、肝脾大、意识障碍等,多见于早产儿以及缺乏获得性母体IgG的新生儿。
疱疹性咽峡炎:初期疱疹性咽峡炎的皮损以簇状,不融合的淡黄色或灰白色1~2mm大小的丘疹或水疱为主,水疱四周绕有明显的红晕。好发于软腭、扁桃体、咽、颊等部位。
水痘
水痘儿童多见,平均潜伏期14天,皮损首先发生于头面部,然后扩展到躯干和四肢近端,呈向心性分布,可累及口腔、呼吸道和泌尿生殖道黏膜。皮损初期为红色斑疹逐渐变为丘疹、丘疱疹、水疱、脓疱,1~2周结痂脱落。患者可有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严重者可表现为肺炎、脑炎、变异性水痘综合征等。
带状疱疹
初期带状疱疹的皮损多见不规则红斑,可伴有一定数量的群集性粟粒至绿豆大的丘疱疹,好发于肋间神经、脑神经和腰骶神经支配区域,部分患儿可能伴有发热和较轻的疼痛。
病因
单纯疱疹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疱疹性咽峡炎多由柯萨奇病毒引起,水痘及带状疱疹则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
诊断
儿童疱疹一般都可以通过典型皮损、好发部位、患儿年龄等进行诊断,必要时可以进行实验室检测、病毒分离、培养试验等帮助确诊。
治疗
儿童疱疹的治疗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可对应选用不同的抗病毒药物治疗,并辅以外用药物。外用药物多见于阿昔洛韦、伐昔洛韦、泛昔洛韦、炉甘石洗剂、喷昔洛韦乳膏、硼酸溶液、新霉素软膏等。继发感染时可酌情使用抗生素,还可用紫外线、红外线局部照射等物理治疗促进水疱的干涸结痂,缓解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