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置
常见的具有消炎效果的穴位有照海穴、商丘穴、丘墟穴,以及液门穴等,其相应的位置如下:
照海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尖下方凹陷中,临床常用于治疗慢性咽炎。
商丘穴:位于在内踝前下方,舟骨粗隆与内踝尖连线中点凹陷中。可在内踝前缘直线与内踝下缘横线的交点处取穴,临床可用于治疗急慢性胃炎、肠炎等炎症。
丘墟穴:位于足外踝的前下方,当趾长伸肌腱的外侧凹陷处,临床可用于治疗胆囊炎。
液门穴:位于第4、5指间,指蹼缘上方赤白肉际凹陷中,左右手各一,临床常用于治疗头面部各类炎症引起的目赤肿痛、耳痛等症状。
功效及作用
以上穴位除了具有消炎效果外,还有其他作用,具体如下:
照海穴:具有滋阴补肾、清利下焦、清心宁神、调经利尿的功效。现代临床则常用于治疗肾炎、失眠、慢性咽炎、梅核气等,尤其适用于阴虚导致的五心烦热。
商丘穴:具有健脾和胃,清心宁神的功效。多用于神经性呕吐,消化不良,急、慢性胃炎,急慢性肠炎,踝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等。此外,商丘穴还能缓解感冒后的恶心、呕吐。
丘墟穴:具有疏肝利胆,消肿止痛的功效。主治头痛、疝气、目赤肿痛、胆囊炎、中风偏瘫、下肢痿痹等病症。
液门穴:具有清利头目、疏利三焦、清热消肿、通络止痛等功效。主治头痛、目赤、耳鸣、耳聋、热病、手臂疼痛等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