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症状
宝宝耳朵畸形可大致分为先天性耳畸形,以及由耳外伤造成的后天性耳畸形,可对宝宝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先天性耳畸形
如先天性耳前瘘管,可在宝宝耳轮脚前出现小的开口,按压时可有白色黏稠性或干酪样分泌物从瘘口排出。先天性外耳及中耳畸形则表现为外耳廓及耳垂的缩小或消失,以及听力受损。
内耳畸形则是表现为内耳结构缺失或结构异常,临床上以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和不完全分隔II型最为常见。前者可出现听力波动性下降、发作性眩晕等症状。后者主要表现为患耳重度。
耳外伤
多指耳廓外伤,主要表现为暴露在外的耳廓出现撕裂、挫伤、冻疮、烧伤等症状,通常局部会出现红肿性皮损,可有组织液渗出,恢复后可出现瘢痕增生,耳朵形态出现异常表现。
病因
不同类型的宝宝耳朵畸形,存在不同的病因,具体如下:
先天性耳畸形
先天性耳前瘘管及先天性外耳畸形主要是由于胚胎时期第1、2鳃弓发育不良或第1鳃沟封闭不全所致,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先天性中耳畸形则是由于胚胎时期第1咽囊发育不全导致鼓室内结构、咽鼓管、乳突等发育畸形。先天性内耳畸形则是由于染色体遗传导致,其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耳蜗停止发育等因素相关。
耳外伤
耳廓暴露于外,皮下组织脆弱且血液循环较慢,易遭受机械性损伤、冻伤及烧伤等刺激,出现耳外伤症状,常见有挫伤和撕裂伤。
如果出现血肿可引起耳廓增厚变形,大的血肿可继发感染,引起软骨坏死,导致耳廓畸形发生,进行修复后因有瘢痕增生,也可引起耳朵畸形的症状。
治疗
针对宝宝耳朵畸形,需积极进行对因治疗,以免延误诊治,造成听力障碍、严重影响美观等后果。
先天性耳畸形
先天性耳前瘘管如果无感染症状通常无需处理,如果存在感染需控制感染后进行手术切除处理,如果有脓肿需切开排脓后再进行手术治疗。
针对先天性外耳及中耳畸形,需对畸形的外耳廓进行整形再造手术,包括自体肋软骨分期耳再造法、浅筋膜瓣Ⅰ期耳再造法等,同时可通过鼓室成形术等方式进行听力重建。先天性内耳畸形可佩戴助听器或行人工耳蜗植入术改善听力。
耳外伤
需注意局部清洁,去除血肿,同时使用抗生素药物严防感染,常用药物有阿奇霉素、阿莫西林、头孢克肟等,如果损伤面积较大,可通过皮瓣移植、手术缝合等方式治疗,如果出现愈合后耳廓畸形症状,可后期通过耳廓整形恢复其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