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症状
小孩嘴唇起疱,多见于口腔溃疡、手足口病、原发性疱疹性口炎等疾病,症状稍有区别,具体如下:
口腔溃疡:多发生于口腔非角化区,如唇、舌缘等处,病损为圆形或椭圆形,直径为0.2-0.5cm,溃疡单个或由数个连成一片,溃疡表浅,边缘整齐,周围黏膜充血、水肿而有红晕,局部有烧灼样疼痛。
手足口病:起病较急,常见手掌、足底、口腔疱疹,病变发展也可出现嘴唇起疱的症状。病情严重者,可见高热不退、头痛烦躁、嗜睡易惊等全身症状。
原发性疱疹性口炎:随疾病进展,口腔黏膜任何部位皆可发生成簇小水疱,疱壁薄,破溃后形成浅表溃疡,病损可累及唇部和口周皮肤,还可伴有头痛、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
病因
小孩嘴唇起疱,多见于口腔溃疡、手足口病、原发性疱疹性口炎等疾病,各自病因如下:
口腔溃疡:诱因包括胃肠功能紊乱,或有腹胀、腹泻、便秘等消化系统疾病;体内缺乏微量元素锌、铁、叶酸、维生素等;以及免疫功能低下、遗传因素,还可能是由于肠道寄生虫症所导致。
手足口病: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所引起,病原体主要为柯萨奇病毒A组(5、9、10、16型),亦可由B组(2、5型)及新型肠道病毒(71型)引起,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可出现小孩嘴唇起疱的症状。
原发性疱疹性口炎:主要见于单纯疱疹病毒感染而引起,以6岁以下儿童多见。
治疗
小孩嘴唇起疱,多见于口腔溃疡、手足口病、原发性疱疹性口炎等,应针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原发病治愈后,嘴唇起疱的症状也可逐渐改善。
口腔溃疡: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局部涂敷药膏,同时应用甲硝唑含漱剂或复方氯己定含漱剂含漱,还可以口服维生素。
手足口病:主要是对症治疗,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皮肤瘙痒重者给予炉甘石洗剂外涂,疱疹破溃时,涂以冰硼散、锡类散等。口腔疱疹破溃者,用双氧水或碳酸氢钠溶液漱口。
原发性疱疹性口炎:可采取全身抗病毒治疗,如应用阿昔洛韦、伐昔洛韦等。还可选择局部药物治疗,包括复方硼砂含漱液、阿昔洛韦乳膏等。还可给予支持治疗,补充维生素B、维生素C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