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症状
脚趾长小米粒疙瘩具体疾病不同,其症状表现也有一定差异,具体如下:
跖疣:皮损初起为细小发亮的丘疹,渐增至黄豆大小或更大,因受压而形成淡黄或褐黄色胼胝样斑块或扁平丘疹。表面粗糙,界限清楚,边缘绕以稍高的角质环,去除角质层后,其下方有疏松的角质软芯,可见毛细血管破裂出血而形成的小黑点。
鸡眼:在足跖或足趾外侧等骨突处受压部位形成一境界清晰的淡黄色或深黄色圆锥形角质增生,形似小米粒疙瘩,中间有角质核,尖端刺入皮内,外周有一圈透明的淡黄色环状如鸡眼。好发于青壮年,在站立或行走时压迫局部感觉疼痛。
水疱型足癣:好发于趾间、足跖及足侧缘,皮损初为针尖大小的深在水疱,疱液清、壁厚而发亮,不易破溃,可融合成多房性大疱,撕去疱壁露出蜂窝状基底及鲜红糜烂面,干燥吸收后出现脱屑,且瘙痒明显。
病因
脚趾长小米粒疙瘩具体疾病不同,其病因也有一定差异,具体如下:
跖疣:主要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皮肤黏膜所引起的良性赘生物。
鸡眼:通常与长期机械刺激如压迫和摩擦,引起的角质层过度增生有关。
水疱型足癣:主要由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石膏样小孢子菌和絮状表皮癣菌等感染引起,通过接触传染,用手搔抓患癣部位或与患者共用鞋袜、手套、浴巾、脚盆等是主要传播途径。
治疗
脚趾长小米粒疙瘩具体疾病不同,其治疗方法也有一定差异,具体如下:
跖疣:可遵医嘱选择物理治疗,如冷冻、电灼、激光治疗等。
鸡眼:可遵医嘱选择局部治疗,如使用水杨酸软膏,也可选择激光治疗、鸡眼挖出术等,还需注意去除局部刺激因素,避免局部摩擦,穿太硬的鞋子。
水疱型足癣:可遵医嘱选择刺激性小的霜剂或水剂,如复方克霉唑乳膏,严重者可选择使用伊曲康唑胶囊、盐酸特比萘芬片等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