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症状
压疮的发生为渐进性过程,临床常用的分类系统是依据其损伤程度将压疮分为四期,其中轻度压疮可见于Ⅰ期,即淤血红润期。此期为压疮初期,皮肤完整,表现为红、肿、热、痛或麻木,出现压之不褪色红斑。此期皮肤完整性未被破坏,仅出现暂时性血液循环障碍,为可逆性改变。
病因
压疮是指局部皮肤长时间受压,或受摩擦力与剪切力的作用后,受力部位出现血液循环障碍而引起局部皮肤和皮下组织缺血、坏死。多见于脊髓损伤、颅脑损害、年老体弱等长期卧床者,好发部位有骶尾部、足跟、股骨大粗隆、枕骨隆突、坐骨结节等骨隆突处,也可发生于身体任何软组织受压的部位。
治疗
对轻度压疮的治疗,应先注意营养与能量的摄入,避免出现营养不良,因此日常需满足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等物质的补充,可适量摄入各类水果、蔬菜,做到均衡膳食。
另外,应做到积极变换体位,避免持久受压加重压疮进程,正确体位的目标是使压力分布在最大体表面积上,并避免骨突处受压。应定期检查皮肤,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同时可适当进行活动,有助于促进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