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症状
下肢不等长是脊柱侧弯和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典型症状,但二者还可能伴有其他异常表现。
脊柱侧弯
多数患儿脊柱侧弯角度较小,日常生活不受影响,无自觉症状;而较严重患儿可自觉背痛,进行性肺功能下降,或体态畸形。
严重患儿可出现气促、心悸、胸闷等内脏功能紊乱的症状,可表现为两肩不等高,肩胛骨高低不一、腰前屈时两侧背部不对称、脊椎骨偏离正中线、骨盆不等高、双下肢不等长等体征。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新生儿和婴幼儿(站立前)临床症状多不明显,而具有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患儿其站立行走较晚。同时,单侧脱位的患儿可出现臀及腘窝皮肤褶皱不对称,患肢缩短且轻度外旋,从而出现下肢不等长的表现。
患肢股动脉搏动减弱、屈髋90°外展受限,牵动患侧下肢时,可有弹响。另外,患儿学会走路后可出现歧行步态。
病因
下肢不等长与多种因素有关,可能是由于先天发育异常、病原微生物感染、外伤等因素所致。
先天发育异常:可能是由于患儿家族中存在具有先天性脊柱侧弯或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基因,导致髋关节或骨骺端发育不良,从而出现下肢不等长的表现。
病原微生物感染:可能是由于患儿遭受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感染,导致脊柱受损,脊柱代偿性侧弯,从而出现下肢不等长的表现。
外伤:可能是由于胎儿在子宫体内胎位不正,如臀位胎儿,孕妇外伤使胎儿受暴力影响,从而出现脱位。
治疗
不同病因导致的下肢不等长,多需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脊柱侧弯:特发性脊柱侧弯的患儿可先采取支具治疗,而对于先天性脊柱侧弯的患儿或特发性脊柱侧弯严重的患儿多需及时采取手术治疗。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对于新生儿或3个月以内的婴儿,可选择髋外展尿垫、Von Rosen支架等非手术方式,保持双髋外展3-6个月。3-12个月的婴儿可在麻醉下,使用蛙式石膏进行手法复位。而对于3岁以上或非手术治疗失败的病例可选择手术复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