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观
柴胡原植株是柴胡或狭叶柴胡,按性状不同,分别称北柴胡和南柴胡。
北柴胡
北柴胡原植物为多年生草本,高45-70厘米。根常有分歧。茎丛生或单生,实心,上部多分枝,略呈“之”字形弯曲。基生叶倒披针形或狭椭圆形,早枯;中部叶倒披针形或宽条状披针形,有平行脉7-9条,下面具粉霜。
复伞形花序,花鲜黄色。双悬果宽椭圆形,棱狭翅状。花期8-9月;果期9-10月。生于干燥的荒山坡、田野、路旁。主产于辽宁、甘肃、河北、河南。
北柴胡根部入药,呈圆柱形或长圆锥形,长6-15cm,直径0.3-0.8cm。根头膨大,顶端残留3-15个茎基或短纤维状叶基,下部分枝。表面黑褐色或浅棕色,具纵皱纹、支根痕及皮孔。质硬而韧,不易折断,断面显纤维性,皮部浅棕色,木部黄白色。气微香,味微苦。
南柴胡
南柴胡原植株是多年生草本植物。主根发达,圆锥形,支根稀少,深红棕色,表面略皱缩,上端有横环纹,下部有纵纹,质疏松而脆。茎单一或2-3枝丛生,基部密覆叶柄残余纤维,细圆,有细纵槽纹,茎上部有多回分枝,略呈之字形弯曲,并成圆锥状。
叶细线形,基生叶下部略收缩成叶柄,其他均无柄,顶端长渐尖,基部稍变窄抱茎,质厚,稍硬挺,常对折或内卷,3-5脉,向叶背凸出,两脉间有隐约平行的细脉,叶缘白色,骨质,上部叶小,同形。
南柴胡根较细,锥形,顶端有多数细毛状枯叶纤维,下部多不分枝或少分枝。表面红棕色或黑棕色,靠近根头处多具细密环纹。质稍软,易折断,断面略平坦,不显纤维性。具败油气。
功效与作用
柴胡性微寒,味苦、辛,归肝、胆经,可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具体功效作用如下:
解表退热
柴胡有解表退热的功效,可治疗风寒感冒、恶寒发热、头身疼痛,常与防风、生姜等配伍。
疏肝解郁
柴胡有疏肝解郁的功效,可治疗气机郁阻所致的胸胁或少腹胀痛、情志抑郁等,常与香附、川芎、白芍同用。
升举阳气
柴胡有升举阳气的功效,可缓解子宫脱垂、脱肛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