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症状
甲癣根据病原菌侵犯甲的部位和程度不同分为白色浅表型、远端侧位甲下型、近端甲下型、全甲毁损型。
白色浅表型
致病真菌从甲板表面直接侵入引起,甲板浅层有点状或不规则状白色浑浊,表面失去光泽或稍有凹凸不平。
远端侧位甲下型
此型最常见,多由手足癣蔓延而来,真菌从一侧侵犯甲的远端前缘及侧缘,并使之增厚、灰黄浑浊,甲板表面凹凸不平或破损。
近端甲下型
真菌多通过受损甲小皮进入甲板及甲床。表现为甲半月和甲根部粗糙肥厚、凹凸不平或破损。
全甲毁损型
是各型甲真菌病发展的最终结果。表现为整个甲板被破坏、增厚,呈灰黄、灰褐色。甲板部分或全部脱落,甲床表面残留粗糙角化堆积物。
原因
甲癣是皮肤癣菌,如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等,引起的甲板和(或)甲床感染,多由手足癣发展而来,破坏局部组织结构,导致甲异常改变。
治疗
甲癣应遵医嘱抗感染、去除病甲治疗,如使用伊曲康唑胶囊、氟康唑胶囊、盐酸特比萘芬片等药物。或者用小刀或甲锉刮除病甲,外用碘酊治疗。也可使用尿素乳膏封包软化病甲,外用环吡酮胺乳膏、盐酸阿莫罗芬搽剂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