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症状
临床常见的疣主要包括寻常疣、跖疣、扁平疣和尖锐湿疣。
寻常疣
寻常疣初期表现为帽针头大小的皮色丘疹,逐渐增大到豌豆或更大,呈圆形或多角形,界限清楚,突出皮面,表面粗糙不平,呈灰色或淡黄色、黄褐色,触之坚硬。发生在甲周或甲下者,可使指甲、甲床破坏,分别称甲周疣或甲下疣;发生在颈部、眼睑、额部,皮损呈细丝状,顶端角化者称为丝状疣;发生于头皮、趾间,皮损为指状突起,称为指状疣。
跖疣
跖疣是发生在足底的寻常疣,皮损初期为角质小丘疹,渐增大至黄豆或更大,因受压而形成角化性扁平丘疹;表面粗糙,中央微凹,疼痛明显。
扁平疣
扁平疣好发于面部、手背、颈、胸部和前臂等,多骤然发生,初期即可出现扁平疣的典型皮损,即表现为米粒至黄豆大小扁平丘疹,圆形或椭圆形,少数为多角形,表面光滑,质硬,呈淡褐色或正常皮色。偶可见Koebner现象,皮损沿抓痕排列成条状。
尖锐湿疣
尖锐湿疣好发生于性活跃的青、中年。潜伏期一般为1-8个月,男性多见于龟头、冠状沟、包皮系带、尿道口、阴茎部、会阴,同性恋者多见于肛门及直肠内,女性多见于大小阴唇、阴道口、阴蒂、阴道、宫颈、会阴及肛周,少数可见于肛门生殖器以外部位,如口腔、腋窝、乳房、趾间等。初期表现为单个或多个散在的淡红色小丘疹,质地柔软,顶端尖锐,后渐增多增大,依疣体形态可分为无柄型(即丘疹样皮损)和有柄型,后者可是乳头状、菜花状、鸡冠状及蕈样状;疣体常呈白色、粉红色或污灰色,表面易发生糜烂,有渗液、浸渍及破溃,尚可合并出血及感染。多数患者无明显自觉症状,少数可有异物感、灼痛、刺痒或性交不适。
病因
疣可由患者和健康带病毒者经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人乳头瘤病毒可通过皮肤黏膜微小破损进入上皮细胞内并复制、增殖,导致上皮细胞异常分化和增生,引起上皮良性赘生物。
治疗
疣的治疗主要采用物理治疗和外用药物治疗,系统药物治疗多用于皮损数目较多或久治不愈者。日常需做好预防措施,避免受伤。
物理治疗:包括冷冻、电灼、刮除和激光等,皮损数目较多者可以分批、分次治疗。
外用药物治疗:适合不宜采用物理治疗的患者,可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外用药物及使用方法。常用药物包括维A酸乳膏、氟尿嘧啶软膏、咪喹莫特乳膏。对扁平疣、寻常疣有一定疗效。
皮损内注射:平阳霉素用普鲁卡因稀释,于疣体根部注射,适用于难治性寻常疣和跖疣。维生素D皮损内注射对于多发性疣具有一定疗效。
系统药物治疗:目前尚无确切有效的抗HPV治疗药物,可试用免疫调节剂,如干扰素、盐酸左旋咪唑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