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症状
摩擦黑变病、炎症后黑变病、假性黑棘皮病均可导致大腿内侧皮肤发黑的临床现象,但是三者具体症状不同。
摩擦黑变病
摩擦黑变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皮肤色素异常,以淡褐色至暗褐色的带状或斑状色素沉着为主,呈弥漫性。表面光滑无丘疹、鳞屑及角化倾向,部分患者伴有轻微瘙痒症状,可表现为大腿内侧皮肤发黑。
炎症后黑变病
色素沉着在皮炎后较快发生,脱离接触后炎症现象很快消失,色素也较快消退,色素沉着斑为浅褐色、紫褐色到深黑色不等,局限于皮肤炎症区,当红斑消退后常显现,可表现为大腿内侧皮肤发黑。
假性黑棘皮病
假性黑棘皮病好发于肥胖患者,皮损常对称发生于皮肤皱褶部位,以色素沉着和天鹅绒状增生为主,体重恢复正常后可消退,但色素沉着可持续,可表现为大腿内侧皮肤发黑。
病因
摩擦黑变病、炎症后黑变病、假性黑棘皮病三者有着各自的病因,建议在日常生活中尽量预防。
摩擦黑变病
摩擦黑变病是由于长期反复机械性刺激所致局部皮肤的网状色素沉着性损害。由于强力反复地摩擦和压迫,日久易损伤表皮基底层黑素细胞而发病,但发病与否仍取决于个体的体质因素。
炎症后黑变病
皮肤炎症后引起色素沉着是常见的现象,但其发病机制未完全明了,可能是因炎症反应使皮肤中巯基还原或部分去除。由于巯基的减少,使酪氨酸酶活性增高而引起色素沉着。
假性黑棘皮病
假性黑棘皮病主要见于肥胖病患者或皮肤较黑者,常伴有胰岛素抵抗的糖尿病,也可因过度出汗、摩擦而发病,多见于青少年。
治疗
摩擦黑变病、炎症后黑变病、假性黑棘皮病在明确诊断后,均需要前往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应治疗。
摩擦黑变病
本病一般无特殊的治疗方法,平时可以停止使用强力摩擦皮肤的洗浴用品,不再穿着对皮肤会造成强力摩擦的衣物。
炎症后黑变病
应查明原先的皮肤炎症史,追溯可能致病的皮肤病或皮肤刺激,针对性地进行预防治疗,避免炎症进一步发展,患处也应尽量避免日晒和其他各种炎症刺激,局部可遵医嘱外用维A酸乳膏以促使色素减退。
假性黑棘皮病
与肥胖相关的假性黑棘皮病随着体重下降可逐渐恢复。局部皮损可遵医嘱外用鱼肝油软膏,有助于滋润及减轻色素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