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结构
尾骨略呈三角形,由3-5节尾椎愈合而成,一般在30-40岁才融合完成,在人类为退化之骨,切除后无太大影响。坐位时,尾骨并不着力,而坐骨结节负重。尾骨在晚年可与骶骨相愈合形成一骨。尾骨下端尖,上端为底,其卵圆形关节面和骶骨尖形成关节,其间有纤维软骨盘。尾骨后上部的凹陷与骶骨相连部分称为骶尾间隙,在关节面后部两侧各有一尾骨角,相当于尾骨的椎弓和上关节突。
尾骨底的后缘较前缘高,朝前下,其前面稍凹,平滑,后面凸出并粗糙。尾骨的形状可有很多变异,两侧可不对称,其曲度可前弯或向一侧倾斜。骶尾关节可发生骨性融合。尾骨可以改变骨盆出口形状,如尾骨不能活动,分娩或跌倒时可发生骨折。
注意事项
尾骨部位容易在跌倒或分娩时发生骨折,往往因为忽视治疗而遗留长时间的尾痛症,如果有外伤史,并在尾骨局部出现疼痛,尤其是坐位时疼痛加重,建议及时去往医院就医,可选择X线片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