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结构
人体颈椎体较小,横断面呈椭圆形。第3~7颈椎体上面侧缘向上突起称椎体钩。椎体钩若与上位椎体的下面两侧唇缘相接,则形成钩椎关节。椎孔较大,呈三角形。横突有孔称横突孔,有椎动脉和椎静脉通过。椎体前面弧状隆起,上下缘附着前纵韧带,后缘较平坦,有滋养血管出入孔,上下缘有后纵韧带附着。第2~6颈椎的棘突较短,末端分叉。第1、2、7颈椎结构形态特殊,属于特殊颈椎。
第1颈椎(寰椎)呈环状,由前弓、后弓及侧块组成。前弓较短,后面正中有齿突凹,与枢椎的齿突相关节。侧块连接前后两弓的两端,上面各有一椭圆形关节面,与枕髁相关节;下面有圆形关节面与枢椎上关节面相关节。后弓较长,上面有横行的椎动脉沟,有椎动脉通过。
第2颈椎(枢椎)椎体向上伸出齿突,与寰椎齿突凹相关节。
第7颈椎(隆椎)棘突特别长,末端不分叉,活体易于触及,常作为计数椎骨序数的标志。
作用
颈椎具有负重、减震保护、运动等生理功能。颈椎的棘突、横突为颈部肌肉的附着部,具有支持作用的韧带也附着在这些骨性突起上。
负重功能
这些附着的肌肉、韧带及颈椎一同负责头颈部运动并支持头颅重量。
减震保护
颈段脊柱有一向前的凸起弯曲,像弹簧一样,增加了缓冲振荡的能力,加强各种姿势的稳定性,椎间盘也可吸收振荡,在跳跃或激烈运动时可防止颅骨和头脑的损伤。
运动功能
颈椎的运动功能不仅适应其支持头颅的功能,还利于头部感觉器官发挥作用。颈椎的活动范围很大,如头前屈后伸(仰)、左右侧屈、左右旋转及上述运动综合形成的环转运动。
颈椎养护
保证良好的坐姿与睡姿
正确的坐姿应采取自然端坐位,保持颈部、胸部挺直,头部略微前倾,眼和桌面保持30厘米左右的距离,睡眠应以仰卧为主,侧卧为辅,要左右交替,侧卧时左右膝关节微屈对置。喜欢仰卧的,枕头的高度为5厘米左右(受压以后的高度);喜欢侧卧的,高度为10厘米左右。仰卧位时,枕头的下缘最好垫在肩胛骨的上缘。
预防慢性劳损,严防急性头、颈、肩外伤
某些工作需要特殊姿势或在强迫体位中工作较长时间,如果不予重视,极易发生颈椎慢性劳损,并逐渐发展为颈椎病。应利用工间或业余时间作颈椎平衡运动,松弛紧张的肌肉、韧带及肌腱。颈椎出现急性损伤时,颈椎要减少活动,尤其要避免快速的转头,必要时用颈托保护。
颈椎科学锻炼
目视正前方,双手叉腰,成站立位,规定此姿势为标准姿势(原位)。
摇头摆正:标准姿势下,头先向右转90°,摆正,再向左转90°回到原位。此动作重复5遍;
回头望天:标准姿势下,头尽力转向左后方,眼看左上方,摆正,头再转向右后方,眼看右上方,回到原位。转动时吸气,摆正时呼气。此动作重复5遍;
自我牵引:标准姿势下,伸颈,进行自我牵引,颈椎以上的部位尽力向上伸,颈椎以下的部位尽力向下用力,坚持10秒,回到原位。伸颈时吸气,回到原位时呼气。此动作重复5遍;
隔墙看戏:标准姿势下,尽力向前伸颈,并踮起脚尖,眼向下看,犹如隔墙看戏,伸颈时吸气,回到原位后呼气。此动作重复5遍;
侧头导引:标准姿势下,向右侧头,摆正,再向左侧头,回到原位。此动作重复5遍;
点按夹脊:夹脊穴在颈椎后正中线旁开0.5寸的两条直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