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症状
痱子根据其具体的汗腺损伤程度,以及临床表现的不同,分为白痱、红痱、脓痱、深痱。
白痱:又称为晶形栗粒疹,出现针尖大小的浅表性丘疱疹,周围无红晕,一般无自觉症状。
红痱:又称为红色栗粒疹,临床最为常见,表现为密集排列的针尖大小丘疹、丘疱疹,周围绕以红晕,伴有灼热、瘙痒等症状。
脓痱:多由红痱发展而来,表现为密集丘疹,顶端有针尖大小浅在的脓疱。
深痱:又称深部栗粒疹,多由红痱反复发作导致,皮损面积较大,出现密集的丘疹、丘疱疹,周围无红晕,严重时伴有发热、头晕等全身症状。
病因
痱子的病因,是由于在高温闷热的环境下,大量汗液不易散发,造成角质层浸渍、肿胀,导致汗管变窄或堵塞,汗管内汗液堆积、压力增高,从而引起汗管破裂,汗液外渗周围组织而发病。此外,皮肤表面大量细菌滋生产生毒素,也会加重炎症反应。
治疗
痱子患者应注意通风散热,衣物宽松透气,保持皮肤整洁,必要时外用炉甘石洗剂、痱子粉等。出现继发感染时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等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