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症状
男性艾滋病皮肤表现较多,主要分为非感染性皮损、感染性皮损以及皮肤肿瘤,具体如下:
非感染性皮损
皮疹呈多形性,类似于脂溢性皮炎、特应性皮炎等疾病的皮肤表现,会使皮肤出现红斑、丘疹、瘙痒等症状。
感染性皮损
主要是真菌、病毒、细菌感染导致,可能出现鹅口疮、疱疹等疾病。鹅口疮会在颊黏膜、舌头表面、上腭等出现白色斑片;疱疹主要表现为局部出现水疱,单发或群集分布,男性常出现生殖器疱疹,可长期不愈并且形成深溃疡。
皮肤肿瘤
以卡波西肉瘤较为常见,常见于鼻尖、口腔、躯干等部位,皮损初为粉红色斑疹,逐渐颜色变淡,呈淡紫色或者棕色斑疹或斑块,最后变成出血性皮损和结节。
病因
艾滋病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所致,艾滋病患者和无症状HIV感染者为传染源。
HIV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等体液均带有病毒,可通过性接触、血液、母婴传播的方式传播。
在严重免疫缺陷的情况下容易导致机会性感染,出现皮肤黏膜损害的情况,会出现多种皮肤异常表现。
治疗
艾滋病出现皮肤症状时,主要是针对艾滋病本身治疗,可采取高效抗反转录病毒疗法。针对本病造成的免疫缺陷,还要进行免疫调节治疗,可用白细胞介素-2等。如果出现机会性感染引起皮肤异常表现,需针对病原微生物采用敏感药物治疗。
卡波西肉瘤可在皮损内注射长春新碱,并进行放射治疗,还可联合化疗。此外,在整个疾病过程中要加强营养,配合心理治疗,以延缓病程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