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症状
肛瘘早期可见外口持续或间断流出少量脓性、血性、黏液性分泌物,且对于较大的高位肛瘘来说,因瘘管位于括约肌外,不受括约肌控制,可有粪便及气体从此排出。同时,由于分泌物的刺激,使肛门部皮肤潮湿、瘙痒,有时形成湿疹。当外口愈合,瘘管中有脓肿形成时,可感到明显疼痛,同时可伴有发热、寒战、乏力等全身感染症状。上述症状的反复发作是肛瘘的临床特点。
病因
大部分肛瘘由直肠肛管周围脓肿引起,脓肿自行破溃处或切开引流处形成外口,位于肛周皮肤。由于外口生长较快,瘘管常假性愈合,导致脓肿反复发作破溃形成多个瘘管和外口,使单纯性肛瘘成为复杂性肛瘘。
治疗
肛瘘的治疗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堵塞法,即使用甲硝唑、生理盐水冲洗瘘管后,用生物蛋白胶自外口注入,也可用动物源的生物栓填充在瘘管内;另一种是手术治疗,将瘘管切开或切除,以促进愈合,可见于瘘管切开术、挂线疗法等。
另外,应注意保持肛周皮肤清洁,不可用力搔抓,避免出现感染,建议手术前后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术后可用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温水坐浴,同时可适当进行提肛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