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症状
坏疽病可分为气性坏疽、干性坏疽、湿性坏疽。
气性坏疽
病变特点是明显累及肌肉,早期表现为伤肢沉重或疼痛、肿胀,持续加重,伤口中有大量浆液性或浆液血性渗出物,呈棕黑色,有恶臭味,与正常组织分界不清。
干性坏疽
多发生于肢体,尤其是下肢,早期表现为伤肢干燥且呈黑色,与正常组织分界明显。
湿性坏疽
多发生在与体表相通的内脏,如肺、肠、子宫等。早期患处呈黑色或暗绿色,与正常组织无明显分界。
病因
坏疽病常发生在肢体或与外界相通的内脏。感染的腐败菌常为梭状芽孢杆菌属的厌氧菌和奋森螺旋体等,导致局部组织腐败坏死,而腐败菌在分解坏死组织过程中,产生硫化氢,与血红蛋白中的铁离子结合,形成硫化铁,使组织变为黑色或暗绿色。
治疗
坏疽病早期建议遵医嘱清创治疗,切除病变组织,避免进一步扩散。同时使用注射用青霉素钠抗感染治疗,配合高压氧治疗,提高组织间的含氧量,对抗厌氧菌。也要注意补充水电解质,并给予营养支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