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置
脊柱除了保护神经组织外,尚具有支持躯干和运动的功能。脊柱在正面呈上下直线排列,而在矢状面有颈曲、胸曲、腰曲、骶曲4个曲度,是由于发育和生理需要而形成,重力曲线通过各段曲度交界处。在胚胎晚期和新生儿期,整个脊柱仅为一个向后凸的曲度,随着起、坐,抬头、站立和行走等发育成长,继发性形成颈段和腰段的前曲(向前凸),为维持原有曲度或平衡,胸段和骶尾段后曲(向后凸)。
作用
脊柱曲度的发生可使躯干的重力在站立时更容易向下传达,并且减少了肌肉的负担。在日间,由于负载疲乏脊柱曲度增加,同时椎间盘的髓核受到挤压及足弓减低,人体高度在晚间可比清晨略低。由于这些生理性弯曲的存在使得脊柱更富有弹性,增加了脊柱缓冲振荡的能力,扩大了躯干重心基底的面积,加强直立姿势的稳定性,尤其是腰椎的前凸更为重要,可以耐受压迫或牵伸等的冲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