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症状
脸上起逆光疹临床上常见于脂溢性皮炎、毛周角化症、闭合性痤疮,具体症状各异。
脂溢性皮炎
可发生在各年龄阶段。好发于皮脂溢出部位,皮损初起为毛囊性丘疹,逐渐扩大融合成暗红或黄红色斑,被覆油腻鳞屑或痂,可出现渗出、结痂以及糜烂。
毛周角化症
脸上可见针尖大小尖顶的毛囊性丘疹,为正常肤色或暗红色。丘疹孤立,中心可见灰褐色圆锥状角质栓,当中有毳毛穿出或卷曲其中。清除角质栓后,留下一小凹坑。皮损发生于毛囊口,散在或簇集分布,类似于鸡皮样外观。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
闭合性痤疮
初发损害为和毛囊一致的圆锥形丘疹,能够挑挤出白黄色豆腐渣样物质。皮损加重后将形成炎症丘疹,顶端可有小脓疱。本病通常无自觉症状,炎症明显时可有疼痛。
病因
脸上起逆光疹可因夏季过度清洁脸部,如频繁使用爽肤水、防晒霜、喷雾剂等,导致角质层被破坏,角质层作为皮肤屏障,一旦被破坏,脸部等部位就会出现红、痒、丘疹等症状,可出现脂溢性皮炎、毛周角化症、闭合性痤疮等类型的皮损。
治疗
脸上起逆光疹首先应该停用易引起疾病的爽肤水、化妆品等。然后可根据具体皮损类型给予治疗,如脂溢性皮炎,可外用复方酮康唑软膏,或口服伊曲康唑,具有去脂、消炎、杀菌的作用;毛周角化症可外用水杨酸软膏、尿素霜,口服维生素A等;闭合性痤疮可使用维A酸乳膏,同时应保持面部清洁干燥。
待逆光疹消退后,应用保湿修复类产品进行护理。平时避免刺激皮肤,如热水烫洗、肥皂水擦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