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症状
血瘤临床常见的有毛细血管瘤和海绵状血管瘤,两者的临床表现存在一定差异。
毛细血管瘤
毛细血管瘤多数表现为表皮上突起呈草莓状肿块,界限清楚,质软可压缩,大小不等,色泽为鲜红色或紫红色,加压时不完全退色。也可表现为皮肤上形成一个或数个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紫红、深红或淡红色斑块,与周围皮肤界限清楚。
海绵状血管瘤
海绵状血管瘤表现为质地柔软,似海绵,常呈局限性半球形,扁平或高出皮面的隆起物,肿物很大,有压缩性,可因体位下垂而充盈,或随患肢抬高而缩小,在瘤内有时可扪及颗粒状的静脉石硬结,外伤后可引起出血,继发感染,可形成慢性出血性溃疡。
病因
血瘤是先天性的疾病,因心主血脉、脾统血、肝藏血、肾藏精,精血可相互转化,故各种致病因素引起心火妄动、肾伏郁火、肝郁火旺、脾不统血等,均可能发生血瘤。
治疗
血瘤患者根据具体情况,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治疗方法包括辩证论治、外治疗法、其他疗法等。
辩证治疗
心肾火毒证者,可应用芩连二母丸合凉血地黄汤加减;肝经火旺证者,可用丹栀逍遥散合清肝芦荟丸加减;脾失统血证者,可用顺气归脾丸加减。
外治疗法
对小面积毛细血管瘤及海绵状血管瘤可用五妙水仙膏外搽。清凉膏合藤黄膏外敷,包扎固定,可促其消散。若血瘤出血,可用云南白药掺敷伤口,既可止血,又具消散作用。
其他疗法
对于孤立病变可行手术切除;对于浅表较小的血瘤可采用冷冻方法治疗;对于范围较大的血瘤也可应用放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