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症状
引起脚内侧足弓旁肉鼓起的原因不同,其症状也有所差异,具体如下:
正常骨性突起
正常人体踝关节下方有一些骨性突起,比如跟骨的载距突、舟骨结节、骰骨等,这些部位本身就有突起,在比较瘦的人群当中,这种突起看起来更加明显,表现为脚内侧足弓旁肉鼓起的症状。
足副舟骨
典型的足副舟骨呈锥体形,基底部在前,尖端在后,位于足弓的内侧面,可表现为脚内侧足弓旁肉鼓起的症状,少数患者还可出现疼痛等症状。
陈旧性损伤
既往有陈旧性骨折,在其恢复之后可能出现增生样改变,表现为脚内侧足弓旁肉鼓起的症状,由于刺激压迫血管神经,因此,还可能伴随疼痛、麻木等症状。
病因
正常的骨性突起为一种正常生理现象,故不涉及病因的问题。
足副舟骨是最常见的副骨之一,被认为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导致的先天性畸形,由幼年时未能与足舟骨结节相结合的副骨化中心发展而来,两骨之间并无真正关节,而是充满结缔组织或类软骨及纤维软骨等支持组织,可导致脚内侧足弓旁肉鼓起的症状。
陈旧性损伤则多由于外伤因素引起,比如患者既往有踝关节、足部的陈旧性骨折,在其恢复之后可能由于过度的骨质增生而导致骨与关节变性,从而出现增生样改变,表现为脚内侧足弓旁肉鼓起的症状。
治疗
脚内侧足弓旁肉鼓起的治疗因病因不同,治疗方式也有所差异,具体如下:
足副舟骨
一般伴有明显疼痛等症状时需进行治疗,对痛性足副舟骨患者一般先采取保守治疗(如穿宽松舒适鞋子、理疗等),对保守治疗6个月以上且效果不理想、症状顽固者则应择期手术治疗。
陈旧性损伤
对于陈旧性骨折引起的脚内侧足弓旁肉鼓起的症状,如踝关节陈旧性骨折,症状不明显或一般情况不佳无法耐受手术的患者,可通过口服消炎止痛类药物、踝关节行走支具等非手术治疗方式缓解症状,延缓创伤性关节炎的发展。
而对于症状明显,或已经伴随轻、中度创伤性关节炎的患者,可通过行保留踝关节的重建手术来缓解症状并改善功能,最大限度保留踝关节的功能。
而对于影像学检查证实已存在重度创伤性关节炎,疼痛症状极为严重,踝关节关节面破坏明显,关节间隙极其狭窄或已消失的患者,只能通过关节置换或关节融合等挽救性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