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症状
一个月婴儿脐疝大多于脐上方出现肿块,呈圆形或卵圆形。因为脐静脉位于脐部上缘,该区更趋薄弱。疝囊大小不一,直径多为1cm左右,也有超过3-4cm者,多见于低出生体重儿。哭闹时脐疝外凸明显,安静时用手指压迫疝囊可回纳,通常不发生嵌顿。
病因
一个月婴儿脐疝的发生主要是由于脐环闭合不全或脐部瘢痕组织不够坚强,当腹内压增加时,腹腔脏器由脐环处向外突出到皮下,从而形成脐疝。
治疗
临床发现未闭锁的脐环迟至2岁时多能自行闭合。因此除了嵌顿或穿破等紧急情况外,一个月婴儿脐疝可采取非手术疗法。满2岁后,如脐环直径还大于1.5cm,则可手术治疗。
原则上,5岁以上儿童的脐疝均应采取手术治疗。非手术疗法需要由专业医生进行,在回纳疝块后,用一大于脐环的外包纱布的硬币或小木片抵住脐环,然后用胶布或绷带加以固定,勿使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