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症状
初发型
疱疹性龈口炎
皮损还多见口腔、牙龈、舌、硬腭、咽等部位。皮损表现为迅速发生的群集性小水疱,很快破溃形成浅表溃疡,也可开始即表现为红斑、浅溃疡。疼痛较明显,可伴有发热、咽痛及局部淋巴结肿痛等。
复发型
口唇疱疹
初起局部往往先有灼热、瘙痒及潮红,—般无全身症状,1~2小时后局部出现密集成群或数群针头大小水疱,破溃后糜烂、渗液,逐渐干燥结痂,不合并感染情况下病程7~10天,愈后局部可留有暂时性色素沉着。损害好发于皮肤黏膜交界处,如口角、唇缘附近。
病因
主要是由于感染1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引起,通过接吻或其他生活密切接触感染。
诊断
根据簇集性水疱,好发于唇周及易复发的特点诊断,但病毒培养鉴定是诊断HSV感染的金标准,也可做组织病理学检查,见到多核巨细胞和核内嗜酸性包涵体,即可确诊。
治疗
治疗原则为缩短病程、防止继发细菌感染和全身播散,减少复发和传播机会。疱疹性龈口炎可用口腔含漱溶液。初发型可选用阿昔洛韦、伐昔洛韦或泛昔洛韦治疗,原发感染症状严重或皮损泛发者也可选用阿昔洛韦。复发型可采用持续抑制疗法减少复发次数,外用药物可选用3%的阿昔洛韦软膏、1%的喷昔洛韦软膏或炉甘石洗剂抗病毒、收敛、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