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云康 疾病大全
疾病百科 (发烧的图片)发烧有哪些症状?怎么治疗?

来源:yezi
2023-09-09 118 阅读
导读:(发烧的图片)发烧有哪些症状?怎么治疗?发烧即发热,是指机体的体温在各种因素作用下出现升高,超出正常范围。引起发热的病因很多,临床上可分为感染性与非感染性两大类。

(发烧的图片)发烧有哪些症状?怎么治疗?发烧即发热,是指机体的体温在各种因素作用下出现升高,超出正常范围。引起发热的病因很多,临床上可分为感染性与非感染性两大类。
症状
 
以口腔温度为标准,可将发热分为,低热(37.5-38℃)、中等度热(38.1-39℃)、
 
高热(39.1-41℃)以及超高热(41℃以上)。根据发热的特征一般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体温上升期
 
体温上升期常有疲乏无力、肌肉酸痛、皮肤苍白、畏寒或寒战等现象。该期产热大于散热使体温上升。
 
高热期
 
是指体温上升达高峰之后保持一定时间,持续时间的长短可因病因不同而有异。如疟疾可持续数小时,大叶性肺炎、流行性感冒可持续数天,伤寒则可为数周。在此期中体温已达到或略高于上移的体温调定点水平,体温调节中枢不再发出寒战冲动,故寒战消失;皮肤血管由收缩转为舒张,使皮肤发红并有灼热感;呼吸加快变深;开始出汗并逐渐增多。使产热与散热过程在较高水平保持相对平衡。
 
体温下降期
 
由于病因的消除,致热原的作用逐渐减弱或消失,体温中枢的体温调定点逐渐降至正常水平,产热相对减少,散热大于产热,使体温降至正常水平。此期表现为出汗多,皮肤潮湿。
 
病因
 
发热的病因很多,临床上可分为感染性与非感染性两大类,而以前者多见。
 
感染性发热
 
各种病原体如病毒、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寄生虫等引起的感染,不论是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局部性或全身性,均可出现发热。
 
非感染性发热
 
包括血液病、结缔组织疾病、变态反应性疾病、内分泌代谢疾病、血栓及栓塞疾病、颅内疾病、皮肤病变、恶性肿瘤、物理及化学性损害、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因素。
 
治疗
 
发热的治疗首先要采取对症治疗,用药将体温降至正常并缓解疼痛,用药的界点在于温度,一般低热即38.5℃以下者建议采用物理的降温方法,如退热贴、温水沐浴、敷冰袋等。发热超过38.5℃以上时,可选择退热药或非甾体抗炎药口服。常用的有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阿司匹林、贝诺酯等。同时要注意密切监测体温、血压、脉搏、呼吸等,调整室温、注意通风,同时要多喝水,保持口腔清洁,观察全身症状等。发热者在进行对症治疗的同时要做好对因治疗,如上呼吸道感染导致的发热,可遵医嘱应用青霉素、头孢克肟、阿奇霉素等药物进行治疗。

显示全部内容...

优秀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