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方法
肌内效贴布贴扎起端为“锚”,另一端为“尾”,根据疼痛部位和治疗目的取适中的长度,选择I形、Y形、X形和扇形(爪形),撕开背部贴纸直接贴于所需要的部位。具体如下:
I形
肌内效贴布形状不剪裁,依需求决定宽度及“锚”的位置,可促进肌肉运动及支持软组织,针对关节活动面或拉伤的软组织进行不同程度的固定。
X形
肌内效贴布中间为“锚”。可促进“锚”所在位置的血液循环及新陈代谢,减轻疼痛。例如腕管综合征时,在自然舒适体位下,将“锚”固定于腕横纹中点,应用自然拉力将“尾”向两侧延展固定,可减轻疼痛。
Y形
肌内效贴布未剪裁端为“锚”,可促进或放松较小或较次要的肌群。例如腕管综合征,在肘关节伸直,前臂旋后,腕关节背伸位下,将“锚”固定于掌侧4-5掌指关节处,将“尾”沿桡侧和尺侧腕屈肌延展至肱骨内外侧髁,可放松屈腕肌群。
扇形(爪形)
肌内效贴布未剪裁端为“锚”,可以增加感觉输入。例如尺神经损伤时,在肘关节屈曲、前臂中立位下,将“锚”固定于尺侧腕横纹处,应用自然拉力将“尾”向手部尺侧延伸至掌指关节,增加尺侧感觉输入。
注意事项
使用肌内效贴布前需清洁局部皮肤,除去毛发以增加贴布与皮肤的黏性。若皮肤有瘙痒或痛感增加的情况出现,应立即停止使用。有肌肉处于疲累易痉挛的状态时,在参加运动前粘贴。
日常生活中,一般可以贴2-3天,但运动后,由于会有汗液盐分残留,一般在运动后撕下。撕下贴布时,应一边按住皮肤,一边剥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