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观
苦豆子是豆科,槐属草本或基部木质化成亚灌木状植物,高可达1米。羽状复叶;托叶着生于小叶柄的侧面,钻状,小叶对生或近互生,纸质,叶片披针状长圆形或椭圆状长圆形,侧脉不明显。总状花序顶生;花多数,密生;苞片似托叶,脱落;花萼斜钟状,花冠白色或淡黄色,旗瓣形状多变,翼瓣常单侧生,龙骨瓣与翼瓣相似,先端明显具突尖,背部明显呈龙骨状盖叠,柄纤细,花丝不同程度连合,柱头圆点状,荚果串珠状,种子卵球形,稍扁,5-6月开花,8-10月结果。
入药的苦豆子种子为椭圆形,稍扁,长4-5mm,宽3.0-3.5mm,厚2.0-2.5mm,淡黄色,平滑,有光泽。种脐椭圆形,下陷,周围隆起部分褐色,种脊亦褐色,其线纹向上延伸较长。种皮坚硬,不易破碎。具有薄层透明的胚乳,胚黄色,子叶肥厚,胚根短,平直。
功效与作用
苦豆子具有清热燥湿,止痛,杀虫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痢疾,湿疹,疮疖,顽癣等病症。
清热燥湿
因湿热内蕴或湿邪化热引发的湿邪夹热,蕴结中宫,气机阻滞等。如苦豆子籽十至十五粒,生服,可治白带过多;苦豆子干馏油配10%软膏外擦,可治湿疹、顽癣;苦豆子适量,砸碎,煎汤外洗患处,洗后用无菌纱布包扎,可治疮疖,外伤化脓,溃疡。
止痛
苦豆子入胃经,常配蒲公英、生姜,治疗胃热引发的胃脘痛、吞酸。
杀虫
苦豆子种子五至七粒,研粉,装胶囊口服,可治滴虫肠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