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症状
胃疼最常表现为内脏性疼痛,如牵涉到身体体表部位,则可表现出相应位置的牵涉痛。
内脏性疼痛
胃部发生内脏性疼痛时,疼痛部位不确切,位于上腹部接近腹中线。疼痛感觉模糊,多为痉挛、不适钝痛、灼痛,可表现为刀割样、烧灼样、胀痛、隐痛等感觉,常伴恶心呕吐、出汗等其他自主神经兴奋症状。
牵涉痛
当胃部的内脏性疼痛牵涉到身体体表部位,即胃部的内脏痛觉信号传至胸脊髓节段6-10,引起该节段支配的体表部位疼痛。特点是定位明确、疼痛剧烈、有压痛、肌紧张及感觉过敏等。
处理
出现胃疼后需要尽早进行相关检查来明确疾病,及时采取治疗,主要针对疾病来进行治疗,如胃溃疡、慢性胃炎等。
胃溃疡
胃溃疡的治疗主要包括法莫替丁、雷尼替丁等H2受体拮抗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PPI制剂,以及铋剂、铝碳酸镁、硫糖铝等药物进行治疗。
慢性胃炎
对于幽门螺杆菌感染导致的,多采用有铋剂的四联方案,即1种PPI+2种抗生素和1种铋剂,常用的抗生素有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甲硝唑等;PPI制剂有埃索美拉唑镁、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钠、雷贝拉唑钠、艾普拉唑等;铋剂主要有枸橼酸铋钾、果胶铋等。
如果是十二指肠-胃反流引起,可用保护胃黏膜、改善胃肠动力等药物。如果是胃黏膜营养因子缺乏导致,需补充复合维生素,恶性贫血者需补充维生素B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