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操作方法
根管治疗的步骤主要包括:根管预备、根管消毒和根管充填。
根管预备
包括开髓,进入髓腔,清理病变牙髓组织,测量根管工作长度,根管扩大成形及冲洗。
开髓:使根管器械尽可能地循直线方向进入根管。前牙常在舌面,后牙在合面开髓。洞口大小一般以去除髓室顶后不妨碍器械进人根管为准。
测量根管工作长度:根管的工作长度是指从牙冠部参照点到根尖牙本质牙骨质界的距离。牙本质牙骨质界通常位于根管最狭窄处,此处是根管预备的终止点,又称根尖止点,一般距根尖孔0.5~1mm,确定工作长度的方法主要有X线片法和根管长度电测法。
根管扩大成形:扩大根管主要使用扩孔锉和扩孔钻,由细到粗,依顺序进行。根管扩大的目的是清除感染物质,建立根尖病灶的排脓通道,便于根管内封药,以保证药物的消毒杀菌作用,便于根管充填,使根充严密准确。
根管消毒
非感染根管经根管预备后可以直接充填,感染根管经机械预备和冲洗后,还必须对根管进行消毒,预防再感染。根管消毒的方法包括药物、激光、微波、超声等,临床上常用根管封药或诊间封药,消毒药物多用氢氧化钙和氯己定。
根管充填
根管预备和消毒后,如无自觉症状、无明显叩痛、无严重气味、无大量渗出液和无急性根尖周炎症状,即可充填根管。目的是封闭根管系统,以防止细菌进入根管系统造成再感染。根管充填的常用方法有侧方加压充填法和垂直加压充填法,前者是最基本和最常用的根管充填技术,适用于大多数根管的充填,后者通过加热根管中的根充材料使其软化,通过向根尖方向垂直加压,促使充填材料更为致密地充填根管各解剖区域,达到严密封闭根管的效果。
适应证
根管治疗的适应证包括:不可复性牙髓炎;牙髓坏死;牙内吸收;根尖周炎;外伤牙、移植牙、再植牙;某些非龋性牙体硬组织疾病,如重度牙釉质发育不全、重度磨耗、牙隐裂等;因其他治疗需要而牙髓正常者,如颌面外科手术或义齿修复而需要治疗的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