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肿图片)水肿有哪些症状?怎么治疗?水肿是指人体组织间隙内有过量液体积聚,可见于全身或躯体局部水肿。导致水肿常见的原因为心源性水肿、肾源性水肿、肝源性水肿等。

症状
水肿以皮下水肿,全身或躯体局部水肿为重要体征,水肿区域由于水肿液的积聚而肿胀,皮肤松软,皱纹被张力展平,颜色苍白,温度降低,用力按压可产生凹陷,称为凹陷性水肿。
但是在凹陷性水肿尚未出现前,水肿区域的组织间液量和组织的重量已有增加,并可达原体重的10%,称为隐性水肿。
病因
水肿的发病机制为全身静脉压增高或因血浆清蛋白减少,使胶体渗透压降低或因大量钠潴留使血容量增加,均可使血管内液体大量流向组织间隙导致水肿,水肿一般都是全身性的。
若因局部静脉或淋巴液回流障碍或毛细血管渗透性增加,则引起局部水肿。常见水肿原因包括心源性水肿,主要见于心力衰竭。还包括肾源性水肿,见于急、慢性肾小球肾炎和肾病综合征、肾盂肾炎晚期等肾脏疾病。
此外,各种原因导致的肝硬化失代偿期,以及妊娠期水肿等,都可出现水肿的表现。
治疗
水肿的治疗包括病因学治疗、症状性治疗,具体如下:
病因学治疗
病因学治疗是消除水肿形成的根本措施。对原发性病因已明确的水肿,应针对原发疾病的性质和发病环节给予相应的治疗。例如由感染性炎症引起的水肿应给予抗生素或其他激素与免疫抑制剂治疗。
由静脉梗阻引起的局限性水肿可通过药物或手术解除梗阻;肾病性水肿通过给予激素、免疫抑制剂、抗凝剂及中药等综合治疗,以改善肾小球的通透性,消除蛋白尿及肾性钠潴留。
心力衰竭引起的水肿应改善心脏的前后负荷,并治疗引起或加重心力衰竭的原发疾病;肝硬化引起的水肿应保护肝功能以减少肝脏的继续破坏,给予醛固酮拮抗剂,补充血浆蛋白等以阻断引起水肿的某些环节。
症状性治疗